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上海一醫院完成第2000例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
患者接受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7月25日電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無菌倉內,一份臍帶血經過“千里之旅”,歷經“空中接力”,緩緩流入18歲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小李體內。這是中國干細胞集團第2000例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病例,刷新了紀錄,至此,該集團造血干細胞移植移植數量居全國之首。
這份臍帶血可謂來之不易。2015年11月,小李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一邊住院化療一邊等待配型結果。很快,好消息傳來:經過配型檢索,中國干細胞集團下屬上海、重慶、陜西、蘇州干細胞庫各配到了一份符合移植需求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經過各項指標的數據對比,最終選定了重慶庫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其余三份作為移植備用。
為了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工作人員提前一天護送臍帶血樣本乘飛機從重慶出發。由于臍帶血造血干細胞不能接受X光照射,必須隨身攜帶,且對運輸條件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航空公司給予了特別支持,在機場安檢、登機現場無障礙通行等方面提供了諸多便利。
2個多小時的飛行需跨越1500多公里,為避免液氮罐劇烈晃動,乘務組特意空出一個座位把液氮罐卡在中間。最終,這份救命的臍帶血被安全送達上海,輸入小李體內。
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治療白血病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王椿介紹,“相對于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臍帶血具有來源豐富、獲取便捷、資源純凈、移植物抗宿主反應輕、治療費用低等優點,除了已能有效治療白血病、再生性障礙貧血等幾十種疾病外,它能治療的疾病種類還在不斷增加。”有著“中國造血干細胞移植之父”美譽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說,作為醫生,我希望將來有更多病人在需要的時候能用上自體臍帶血。
巧合的是,在16年前,中國第一例臍帶血移植成功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例,同樣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完成。2000年,一位11歲的小女孩因被診斷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而轉來該院治療。當時患者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都非常低,隨時可能因為感染發熱、出血而危及生命。據王椿回憶,這位小女孩是獨生女,當時中華骨髓庫剛剛建立不久,而臍血庫已經初具規模,從配型到完成移植只用了不到一星期的時間。這位小女孩后來健康成長,考上了大學,現在成為一名英語教師,用她第二次生命播撒知識與愛。
王椿介紹,迄今為止市一醫院共完成了27例臍血移植、70例臍血聯合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以及977例造血干細胞采集,并在國內率先建立了能夠預測移植后復發和移植物被排斥的檢測體系。該體系好比是一臺“安檢儀”,能對移植后患者進行血細胞來源監測,提早預測疾病復發,從而做到對移植后患者的抗排斥和免疫治療進行個體化的精準施治,顯著降低惡性血液病的復發率。
據了解,歷經10多年的發展,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和理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方面表示,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疾病的目的已從最初單純的求生發展到了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生活質量,一系列圍繞移植開展的“周邊”技術業已日趨成熟。
在以往,造血干細胞移植最先考慮的便是救命,很多患者病情危重,需要馬上治療,無暇做其他方面的考慮。隨著技術的成熟,許多年輕患者接受治療后恢復的很好,但卻由于反復的放療、化療而失去了生育能力。為提高這部分患者的生活質量。市一醫院從2015年起,讓符合條件的男性患者在治療前進行精子凍存,移植治療后如不能自然受孕,可以通過人工授精方式讓女方懷孕,這個技術目前已十分成熟。女性患者則稍復雜些,治療前通過腹腔鏡微創手術,取一小塊卵巢組織凍存。移植后再通過腹腔鏡微創手術,將凍存的卵巢組織放回卵巢。
目前,醫院已有2名年輕女性患者進行了卵巢組織的凍存,在將來移植成功后,這種治療方法可幫助女性患者恢復性激素水平及排卵,孕育新生命。
據了解,目前,中國干細胞集團已與全國83家大型醫院開展了臨床移植合作,每年可為超過600例的病患提供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的臨床移植。在接受移植的患者中,體重超過30公斤的患者占78.66%,年齡超過18周歲的成人患者占58.60%,患者移植后兩年的存活率達到82.8%,均位居國際先進水平。
2017年初,中國干細胞集團在海南博鰲投資建設的附屬干細胞醫院將正式投入使用。根據規劃,該院每年移植例數有望超過1000例,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干細胞臨床治療醫院。(完)
編輯:趙彥
關鍵詞:上海第2000例 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