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史記·資政>首義槍聲首義槍聲

中國第一位奧委會委員(下)

2016年08月11日 16:58 | 作者:張紹祖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1932年,第1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洛杉磯舉行。這屆奧運會對于中國人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它是第一屆有中國選手參加的奧運會,“劉長春”這個名字也因此載入了中國奧林匹克史冊。

事實上,為了爭取參加奧運會的資格,時任國際奧委會委員的王正廷,作為中國體協的代表,與當時試圖分裂我國的日本帝國主義作斗爭,付出了許多艱辛,并維護了國家尊嚴。

中國人成功參加奧運會后,王正廷又于1936年和1948年,帶領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第11、14屆奧運會。

維護國家尊嚴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公然侵占我國東北,并扶植成立其傀儡政權——滿洲國。為使“偽滿”獲致國際社會承認,以達到其分裂中國的目的,日本企圖從體育方面打開缺口,讓“偽滿”混進國際文化體育交流活動。王正廷領導全國體協進行堅決斗爭并取得勝利。

1932年第1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洛杉磯舉行。

起初,南京國民政府宣稱不派運動員參賽。而心懷叵測的偽滿洲國卻擬派兩名東北運動員,以“滿洲國”名義參賽,并大造宣傳聲勢。全國輿論大嘩,強烈要求國民政府派運動員參賽。全國體協立即予以響應,積極進行參賽準備工作,但參賽經費無著。最后張學良決定個人出資,贊助劉長春代表中國參賽。

時任國際奧委會委員的王正廷為此積極奔走,幫助劉長春迅速辦妥參賽手續,而且指示全國體協為劉長春等做好參賽準備工作。1932年7月8日,全國體協為赴美參賽的劉長春在上海碼頭浮橋上舉行授旗典禮。王正廷到碼頭送行,他右手執國旗及全國體協會旗各一面,在碼頭浮橋上向劉長春舉行授旗。

劉長春回憶:“(王正廷)用靜穆莊嚴之口吻對我訓話,略謂:我國此次派君參加世界運動大會,為開國以來第一次,實含有無窮之意義。予今以至誠之心,代表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授旗與君,愿君用其奮斗精神,發揚于洛杉磯市奧林匹克運動場中,使中華民國之國旗,飄舞于世界各國之前,是乃無上光榮也。”

這是中國運動員第一次正式進入國際奧運會賽場。雖然成績不佳,卻無疑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奧林匹克運動的存在,也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不可告人的目的。

率團參加第11屆奧運會

此后,南京政府開始意識到體育外交的重要性。當王正廷于1935年11月1日正式向行政院提出參加第11屆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計劃及經費預算時,很快就批準了。

按體協擬定的大體計劃,本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參賽項目是足球、田徑、籃球、舉重、競走、游泳及國術表演,運動員的選拔辦法以1935年在上海舉行的第六屆全國運動會比賽成績為依據,并確定于自l936年3月起開始訓練。

照體協原先的預算,代表團由80名運動員和20名有關職員組成,綜計往返車船、膳宿、制裝及訓練等費用,約需17.2萬元。這筆錢,政府如數撥付了。然而正在選拔和訓練過程中,由教育部忽然橫插一杠,一定要再塞進一個由該部體育督學郝更生為領隊的“體育考察團”,總人數多達36名。到了l936年3月初再仔細算賬,起碼還得追加5萬元。體協欲向行政院要求補助,答復是本年度的第二預備費都已支用完了,急得體協沈嗣良連連向正在北平的王正廷求助。

王正廷為此不斷奔走,尋求贊助,總算湊到接近5萬之數,剩下的缺口,由足球隊先到南洋一帶踢表演賽賣門票湊足。

1936年6月26日,中國代表團從上海坐船出發赴意大利,再轉乘火車,至7月22日始達柏林。

1936年8月1日至16日,第11屆夏季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來自49個國家和地區的4066名運動員參賽。

中國體育代表團由141人組成,總領隊王正廷、總干事沈嗣良、體育考察團總領隊郝更生。總教練兼田徑隊教練馬約翰,足球隊主任容啟兆、教練顏成坤、管理黃家駿,籃球隊教練董守義、管理李清安,田徑隊管理宋君復,舉重隊管理葉良,國術隊管理郝銘、顧舜華,體育考察團正指導袁敦禮、吳澄、高梓等。

當時,由于許多運動員暈船,吐了20多天,到柏林后只休息數天就上場比賽,大多數選手在預賽中即被淘汰。倒是中國武術表演盛況空前,大揚國威,讓全場觀眾看得目瞪口呆,在當地引起了較大轟動。

率團參加第14屆奧運會

第14屆奧運會定于1948年7月在倫敦舉行。

l947年1月,王正廷召開中國體協常務理事會,專門商討組團參加的籌備工作。籌備工作包括兩項:一是人,一是錢。前者受后者的制約,即運動員的選拔和代表團的規模,都得取決于能搞到多少經費。

由于財政上赤字紀錄不斷刷新,連第7屆全運會都未能如期舉行,去英國參賽的事也沒有了指望。王正廷在11月召開體協理監事聯席會議,決定再成立一個經費籌募委員會,動腦筋找錢。

三個月后,籌募會拿出了預算,總額為15萬美元,設想由政府、社會人士和華僑各攤1/3。從此,募款工作壓倒一切,什么運動員的選拔、集訓之類,根本無暇顧及。華僑捐款的重點對象是“萬金油”的老板胡文虎,為此王正廷將他拉進經費籌募委員會當委員,勸說對方同意墊撥足球隊的出國費用。

教育部的郝更生自告奮勇去南洋募款,條件是由體協負擔他往返旅費,王正廷答應了。郝更生回國后,得意洋洋地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布,有華僑答應捐3萬美元,讓王正廷送給捐款代表人陳某以代表團顧問名義。結果名義給了,捐款卻一分也沒到手,讓王正廷白白貼了兩個人的盤纏。

新任國際奧委會委員董守義通過多方努力,總算從幾位熱心體育事業的社會人士那兒搞到80億元法幣贊助,解決了不少問題。運動員的服裝、啟程費用的一部分,都可用這筆捐款支付,甚至買了好多袋裝大米和罐頭帶上,也是節省伙食開銷。

但是,體協要求政府補助5萬美元的呈文發出后,好比泥牛入海,全無消息。張伯苓和王正廷一催再催,總算批了半數,50億法幣,折合2.5萬美元。等1948年6月4日領到這筆款時,美元牌價已提高一倍。王正廷只得申請按當時牌價兌換外匯,費了不少周折,總算批準了。

全部到手的錢加起來,只有預算的1/3,只好縮減代表團的規模了。上一回去柏林比賽時,運動員是68人,現在打個對折成34人,但足球隊和籃球隊的人數得保持最低限度,只好在田徑、游泳等項目上削減,整體實力因而大大削弱,武術表演更無從談起。

就這樣,王正廷領著代表團冷冷清清地上路了。1948年7月15日抵達倫敦時,他們手邊的外匯已快用完,如果籌不到款,勢必有家難歸。

王正廷打電報回國求援,教育部復電是:“政府不能追加預算,請代表團自行解決。”其情其景,此時任中國代表團總干事的董守義回憶說:“運動會是要結束的,既不能長期流落倫敦,又沒有錢買票,怎么辦?這段時期確是難為了王正廷。代表團的經濟事務一向是王正廷自己掌握,我只是跑跑腿。當時的窘狀我在旁看來也實在太不成樣子。”

最后,王正廷想盡辦法,東拼西湊,借到了不到4000美元,他還把沒有吃完的米賣給華僑飯館得了100英鎊,再加上足球隊的門票收入和英國朋友的捐款,王正廷自己還掏了腰包,代表團才勉強離開倫敦回國。

從倫敦回國后不久,王正廷便從上海移居香港,從事金融、保險事業。1952年退休后,他繼續從事社會慈善公益事業,并開始撰寫回憶錄。

1955年6月,赴法國巴黎出席國際奧委會第50屆年會,作為新中國中華體育總會副主席的董守義也來參加會議,在與會期間會見王正廷,把祖國大陸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的情況告訴他,并且說:“我們過去所夢想的,現在正在實現中,你不信,可以回去看看。”他說:“這些我也知道。”

1957年王正廷赴保加利亞索非亞出席國際奧委會第53屆年會,辭去國際奧委會委員,應聘為名譽委員。

(本文選自《近代天津體育家》,由天津市政協文史委提供資料)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第一位奧委會委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