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人均預期壽命東西部存差異:京滬已過80歲 云南不到70歲
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下稱《綱要》),《綱要》指出,到2030年,“人民身體素質明顯增強,2030年人均預期預期壽命達到79.0歲,人均健康預期壽命顯著提高。”
通俗來講,“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是指,2030這一年出生的國民,他們預計平均能夠活到79歲。但由于這一數字須基于當前人口環境數據計算,因此,該指標更多是體現當下,是衡量當前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東西差異:京滬人均預期壽命已過80歲,西部省份尚有差距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全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4.9歲。
分省來看,上海、北京均已超過80歲,遙遙領先其他省份。預期超過70歲的有26省(市、區),青海、云南、西藏三地預期壽命處于68至70歲區間。
第一位的上海與最末位的西藏,預期年齡相差12.09歲。
排在前15個省(市、區)中有13個屬于東(南)部沿海地區,排在后面全部為內陸省份。東西差異巨大。
55年國民人均預期壽命增長32歲
從人均預期壽命歷史數據看,1960年至2015年,55年間中國國民的平均預期壽命增長了32.64歲,增幅達75%。據世界銀行數據,1960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43.35歲,1970年為58.68歲,1980年為66.52歲,1990年為69.03歲,2000年為71.73歲,2010年為75.01歲,至2015年為75.99歲。
數據還顯示,從2012年開始,中國香港成為世界上人均預期壽命最高的地區,2014年人均預期達83.98歲,超過日本的83.58歲,而日本長期以來都是全球人均預期壽命最高的國家。
哪些因素影響人均預期壽命?
積極因子:經濟收入
如果將中國當代人均GDP值拉一條曲線,同時也把近60年的人均預期壽命值畫一條曲線,二者都是從西南向東北攀升,經濟收入與國民預期壽命值之間存在某種關系。
據人口學家薩繆爾·普勒斯頓研究,經濟收入和人均預期壽命之間存在著強相關關系。通過對全世界各個國家進行經驗研究,普勒斯頓發現,一般來說,出生在富裕國家的個體要比生活在貧窮國家活得更長久。這一發現被稱為經典的“普勒斯頓曲線”(Preston Curve)。
澎湃新聞(thepaper.cn)通過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庫,將2015年全球166個國家(部分國家數據未公布)的人均GDP和人均預期壽命數據收集,通過散點圖可以看出,發達國家位于圖表的右上(高人均GDP、人均預期壽命高),非洲國家位于左下(低人均GDP、較低人均預期壽命)。中國位于偏左下位置(相對較高的人均預期壽命、相對較低的人均GDP)。
在不考慮遺傳、教育、醫療、環境等因素的前提下,根據人均GDP和人均預期壽命兩相數據呈現出來的散點圖,可以預期的是,中國居民在人均收入有較大增長潛力的情況下,人均預期壽命可以繼續增加。
消極因子:重大疾病患病率
經濟因素對于人均預期壽命的影響是積極的,另一面,重大疾病的患病率卻是消極的。澎湃新聞再次通過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庫,列出全球144個國家(部分國家未公布)人均預期壽命和艾滋病患病率數據,通過散點圖發現,非洲部分國家位于左上(較高艾滋病患病率、低人均預期壽命),歐美日等國家位于右下(低艾滋病患病率、高人均預期壽命)。全球艾滋病患病率最高的國家是非洲的斯威士蘭,艾滋患病率高達27.73%,人均預期壽命只有58.9歲。
雖然斯威士蘭的高艾滋病患病率并不是導致其低人均預期壽命值的決定因素,但高艾滋病患病率表明了該國極差的醫療設施水平,極少的民眾能夠享受到醫療衛生服務,從而提升了死亡率。
重大疾病,如艾滋、癌癥、心臟病等惡性疾病,成為制約一國國民預期壽命的重要因素。
教育、醫療、生態環境、公共安全、食品
無論人均GDP還是重大疾病患病率都不與人均預期壽命構成因果關系,人均預期壽命的高低是多重因素相互交織的結果。
在薩繆爾·普勒斯頓的研究中,“普勒斯頓曲線”揭示了一個現象,當人均GDP累計到一定程度時,人均預期壽命的增長曲線變得極其平緩,即早期人均GDP的增長會極大程度上促進民眾的預期壽命;但收入變得中等偏上后,必須在食品安全、醫療、教育、公共安全、疾控工作等多方面提高才能有效地提升國民的預期壽命。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人均預期壽命 東西部 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