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弟子規圣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從一新疆飯館里買了箱庫爾勒香梨,沒想到最下面放著本兒薄薄的《弟子規》。隨手翻來,驚覺句句新鮮,字字珠璣。于是平生第一次,從頭至尾一字不落地讀了一遍,邊讀邊慨嘆:我們離那個時代已經很遠了嗎?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相信大多數家長看到這里都會苦笑,因為如今的孩子早就支使不動了,更何談“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等尊長走到百步以外后,自己才能離開,這樣優雅的鏡頭只能在老電影里看到了,那是舊生活、舊文化活著的時代。想到實習小姑娘無視幫她攬門的他人,如公主般昂然而入;公園里數人并排行走,橫占步道或聚在路口聊天,不禁無語。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穿衣要符合自己的身份,還要和家庭條件相適合)。”“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這些道理,教育今天的大學生綽綽有余。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輕訾(輕視、誹謗)”……對照這樣的至理名言,誰又能說自己盡善盡美?
《弟子規》是清康熙年間山西秀才李毓秀寫的一本蒙學教材,原名《訓蒙文》,全文只有1080字,卻分幾個層次談論孩童接人待物、處事和讀書的教養、規矩與方法,力圖將孩童天然形成、不知約束的言行納入文明的軌道:在家愛父母,在外敬長輩。處事強調“謹”與“信”,不輕易承諾(“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不隨便傳閑話。分清人我界限(“用人物,需明求;倘不問,即為偷”),然后達到“泛愛眾”(“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之后上升為“親仁”(“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最后是“余力學文”:“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不明事理和不踐行都會走偏,合起來正好是知行合一。
令人驚訝的是有人認為《弟子規》是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霧霾,說它以父母為中心,會毒化青少年心靈,將他們變為唯唯諾諾的奴才。
現代社會很多地方不同于古代,但人們對生活的感受變化并不大。誰也不想忍受冷漠、粗暴、戾氣,承受所有人皆為自我所產生的沖撞,而希望生活在一個大家謙和有禮、舉止皆為他人著想,有秩序有尊嚴有幸福感的善良社會。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類講道德,而非像動物般只考慮個體生存和舒適,連國際社會發生糾紛都需要占據道德制高點。
錢穆曾對美國學者說:中國文化的特質是“禮”。人非圣賢,德性不會與生俱來,一套道德規范可以讓人們習久而成性。孔子希望以“禮”來規范所有人的言行,使社會成員恪守本分,消除人欲橫流、名分紊亂的時弊。
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在《呼吁全社會學會謙詞敬語》一文中說得恰切:“謙詞敬語表達出來的對人的尊和敬的精神實質是毫不過時的。它在當今社會的作用遠不止禮儀規范,還是人與人交流的潤滑劑,是寄托情感的外在表達,更是不同群體之間情感認知和理解溝通的橋梁。多使用謙詞敬語,社會就會減少許多沖突和矛盾,和諧許多,美好許多。”
毋庸諱言,近百年的社會動蕩中,數千年來維系中國人日常倫常和人生信仰的儒家思想被連根拔起,再加上人口眾多資源緊缺,仁義禮智信五常和禮義廉恥四維,都被甩到了不知何處。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尊重、謙讓,沒有公德心,不會用敬語,甚至連表達情感都沒有比較優美的方式。浮躁功利的處事態度,讓人心失去依憑,讓快樂遠離。西方國家的小痞子碰上別人為他擋門,也會吊兒郎當地說聲謝謝,因為他們從小接受這樣的教育,而我們的學霸卻覺得他人為自己服務理所當然,更別說許多服務窗口那種“幫你辦事是給你面子”的態度了。
這種時候,需要的不是高談道德如何重要,而是應該像《弟子規》一樣,先將道德細化、落實為不離日常生活的人倫之用和具體行為規范,用制度來規范人們誠信重義,信守職業道德,在生活中不妨礙他人,不侵犯別人的利益,讓社會和樂融洽。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弟子規 國學 道德 禮儀 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