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老北京為何要修胡同
“有名的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似牛毛。”胡同與老北京生活息息相關,老北京曾有胡同6000多條,若把這些胡同連起來,長度不亞于萬里長城。
值得注意的是,胡同在此前中國城市中并不常見。唐代城市多坊墻制,即在城市中另建小城,比如當時的首都長安,分為110個坊,每個坊面積大小不一,南北長在500-838米之間,東西寬在550-1125米之間。
每座坊的四周都筑有圍墻,大坊一般開四門,內設十字街,小坊則開東西二門,設一橫街,街寬都在15米左右。十字街將一坊分為四區,在每一區內都還有一小十字巷,把整座坊分成十六個小塊,分布著民宅、官邸、寺院和道觀等。各坊均采取封閉式管理,坊門有衛兵把守,晚間會實行宵禁。
宋代時,坊墻被打破,城市開始轉向街道制為核心,但由此也帶來一個巨大問題,即“商販侵街”,街道是人來人往之處,最易做生意,游商占道,無本而厚利,這鼓勵大家紛紛效仿,南宋時,由于游商反復占道,官吏驅逐不利,至杭州的主干道縮小了一半左右。清代老北京的前門外大街也如此,后期街道也比當初規劃時少了近一半。
契丹與金曾以老北京為都城,到金代時,北京的面積已達80多平方公里,但仍以街道為主,并無胡同,元代占據北京后,忽必烈“定制以地八畝為一分”,貴族、功臣都在北京城內授予封地,以為第宅,這是為了集中管理,以防作亂。但也正因為如此,元代不得不對城市進行整體規劃。
元大都城分為50個居民區,稱作坊,如福田坊、保大坊、金城坊等。坊與坊之間為平直而寬度不等的街巷胡同。全城街巷胡同總計有400余條,即所謂“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通”,其中只有29條直接稱為胡同,剩下的稱為火巷。
火巷之稱始于南宋,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武昌古城南門外著名的商業區南市(今鲇魚套一帶)發生了一場大火,被燒達一萬多家。剛到任的鄂州知府趙善俊為杜絕后患,當機立斷,采取了“辟火巷”的措施。“適南市火,善俊亟往視事,弛竹木稅,發粟振民,開古溝,創火巷,以絕后患”。火巷從此成為南方城市設計的標準元素,以后傳入北方。對于這種設計,馬可波羅曾稱贊說:“全城地面規劃有如棋盤,其美善之極,未可言宣。”
胡同的優點是整齊劃一,猶如蒙古軍營,既便于交通,又利于作戰。汪曾祺先生曾說:“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
胡同與四合院彼此配合,既有秩序性,又保持了一定的私密性,由此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胡同文化,而其最初設計時突出的軍事功能、管理功能,隨著時間推移反而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本文主要內容引自《北京地方志·人民生活志》)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修胡同 胡同 老北京 元大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