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團中央和教育部聯合印發方案推進高校共青團改革
新華網北京11月21日消息,近日,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聯合印發《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在共青團改革大局中推進高校共青團改革創新,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共青團各項工作和建設。
方案明確了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方案提出,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必須牢牢把準政治方向,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突出重點聚焦問題,統籌推進上下聯動,建設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的高校共青團。
方案從五大方面、十五個領域提出了改革措施。第一,改革優化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完善領導機構設置,加強團教協作,在全國和省級層面由共青團組織和教育部門共同成立高校共青團工作指導委員會、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推行直接聯系服務引領青年師生制度,落實全團有關制度安排,實行“駐校蹲班”直接聯系基層團支部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活動開展“眾創眾籌眾評”制度,以多種形式召開面向高校青年師生的懇談會、通報會等。
第二,改革健全基層組織制度。構建黨領導下的“一心雙環”團學組織格局,在高校黨委領導下,以團委為核心和樞紐,以學生會組織為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主體組織,以學生社團及相關學生組織為外圍延伸手臂;落實和完善團的代表大會制度,嚴格執行校級和院系團的代表大會定期召開制度,提高基層團支部、非團學干部的團員學生和青年教職工的代表比例,推行代表常任制、提案制和大會發言制度以及校級和院系團組織定期向團的常任代表報告工作和聽取意見建議的制度,堅持團內民主。
第三,改革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實施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圍繞高校育人中心任務,針對學生學習就業創業、創新創造實踐、身體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會參與等普遍需求,推動高校共青團工作規范化、課程化、制度化;健全針對困難學生的多樣化、常態化幫扶機制,加大對經濟困難、學業困難、心理問題、人際溝通困難、上進心不足及畢業未就業等學生群體的幫扶力度。
第四,改革完善團干部選用培養制度。改革團干部配備考核管理制度,打造專職、掛職、兼職相結合的高校共青團干部隊伍,在高校校級及院系級團組織普遍建立從青年教師和學生中選任掛職、兼職副書記的制度,從嚴選拔、從嚴管理高校團干部;建立完善全國、省、高校分級培訓體系,為高校團干部職稱晉升、職業發展、教學科研成果評定等搭建平臺、提供支撐,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逐步完善高校團干部校內轉崗和校外流動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對學生骨干的選拔考核、培養使用、淘汰退出等機制。
第五,改革強化保障支持。優化加強黨建帶團建機制,將團的建設納入高校黨的建設總體格局,將共青團工作作為檢查考核高校(院系)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占比不低于10%,高校黨委每年至少召開1次專題會議研究團的工作,高校團委書記為黨員的作為高校黨委委員候選人提名人選,完善高校團組織“受同級黨組織領導、同時受團的上級組織領導”的雙重領導體制,將“推薦優秀團員作入黨積極分子人選”作為高校基層團組織的重要工作職責;優化資源條件保障機制,支持團組織按照團章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高校校級團委須單獨設置,已經合并或歸屬其它部門的必須予以糾正,高校團委的領導職數、專職干部編制數根據學校規模和工作需求合理確定。
方案要求,要加強宣傳引導,選擇部分省級和高校團組織進行重點項目改革試點,及時總結、推廣具有普遍性和借鑒意義的經驗做法,指導督促各地各學校結合實際制定細化措施,穩妥有序推進改革,方案落實執行情況將納入各級團組織和教育部門的考核內容。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高校 改革 共青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