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讓互聯網更好造福農村
——重慶市政協開展“農村電商助農脫貧增收”界別協商記
11月16日,伴隨著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的東風,重慶市政協一場界別協商活動也走進武隆縣的鄉村,探索農村電商如何助農脫貧增收?如何讓互聯網更好造福農村?
協商的前奏是一個關于“輪椅上的百萬富翁”的故事:張永紅,武隆和順鎮海螺村村民,因意外事故下肢癱瘓。在縣政協的關心幫扶和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他開起了淘寶店、微商城,銷售當地土特產,不但年收入上百萬,還帶動周邊群眾脫貧致富,成為貧困戶電商創業的典型。
在武隆,像這樣的電商路上的“新農人”并不在少數。委員們在走訪中了解到,國家級貧困縣武隆的農村電商扶貧工作正開展得有聲有色,73%的行政村有農產品在網上銷售,已有2600余戶貧困戶增收。“縣里不僅引進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知名電商平臺,同時建設本土電商平臺,促進電商與旅游相結合。”縣相關負責人介紹。
走進武隆縣電商運營中心,委員們看到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作人員正在打包新鮮出土的雪蓮果等農副產品;在仙女山游客接待中心電商O2O體驗館,電商旅游線上線下互動營銷的情景更是令委員們眼前一亮……
市商務委負責人介紹道,重慶市近兩年支持貧困區縣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資金已超過4億元,2016年還爭取了包括武隆在內的7個國家級貧困縣成為商務部、財政部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區縣,每區縣獲得國家2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今年1至9月全市各區縣通過農村電商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特產品5.6億元,2.9萬戶貧困戶實現了增收!”
酉陽縣的土家木盆賣到了美國休斯敦、江津的富硒土雞蛋賣到了北上廣……委員們紛紛豎起大拇指贊道:“農村電商已成為助農脫貧增收的重要路徑!互聯網讓農村生活更加美好!”
協商會上,委員們也展開了思索和探討。
“農產品種類繁多,品質參差不齊,質量和安全如何保障?相關部門要重視和加強質量檢測和資質監管。”吳萍委員坦言。
“是的,在注重品牌和文化打造的同時,一定要保證產品的質量,不能‘砸牌子’!”市政協副主席陳貴云也參與到討論中。
劉啟明委員建議,電商平臺的建設要與相關的配套設施建設結合起來,特別是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要跟上,要突出地方特色。
“物流是農村電商的短板!”鄭勝蘭委員疾呼。她說,物流配送不便尤其是冷鏈物流相對欠缺的現狀制約著農村電商發展,建議運用大數據建立物聯網,加快打通物流通道,破解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難題。
通過互聯網,農產品如何賣出更滿意的價格?消費者又如何買到更滿意的農產品?“減少流通環節。”“合理引導發展優勢產品。”“加強品牌宣傳。”
……
建言在繼續,協商在深入。
“我們將以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著力推進電商企業對口幫扶、網貨生產基地打造、電商扶貧帶頭人培育等‘六大活動’,進一步促進電商扶貧工作成效。”市商務委的回應給了委員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編輯:薛鑫
關鍵詞:電商 農村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