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尋醫·問藥>委員講堂委員講堂

霍勇委員: 防治心梗,從及時呼救開始

2016年11月23日 10:48 | 作者:劉喜梅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彩C2016-11-23zx501_P_1_47_669_972_1268


編者按:11月20日,是我國第三個“心梗救治日”。為在全國范圍內宣傳、普及急性心梗救治理念,中國醫師協會20日在京主辦了主題為“有胸痛,早求救,我要120!”的媒體溝通會。會上,專家們表示,我國95%的心梗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這也造成了我國心梗患者的死亡率極高。其實,急性心梗是可防可治的,但首先需要患者握好及時呼救的第一棒。

多數中國居民對“心梗”這一詞匯都并不陌生。因其發病常呈現急性、猝死等特點,也常讓人聞之色變。其實,致人猝死的一般是急性心梗,這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疾病。

在我國內科住院的疾病中,急性心梗患者的次均住院費用居于首位,該疾病在嚴重危害國民健康的同時,也給中國帶來了沉重的公共衛生經濟負擔。“因此,在全國范圍內宣傳、普及急性心梗救治理念,構建急性心梗救治體系迫在眉睫。”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霍勇在“心梗救治日”上呼吁。

一位急性心梗患者的遺憾

40歲的心梗患者李偉本來是家里的頂梁柱,可就在幾天前,一場突發的急性心梗改變了他在家里的角色。負責賺錢養家的他,連爬樓這樣的簡單動作都不能做了,不僅不能再外出工作,在家也需要靠老婆照顧。

那是一個周末的午后,剛剛和老婆一起吃過午飯的李偉,本來打算靠著沙發看會兒電視休息一下,突然感覺前胸不適,疼痛間歇著襲來。因為前幾天喝過酒,李偉和老婆都以為是胃病犯了,趕忙用熱水服下胃藥,疼痛得以緩解。

一個小時后之后,李偉胸部的不適感繼續加重。此時,李偉意識到自己可能不是胃病這么簡單,開始四處打電話求助各位跟醫院有關系的朋友。但是很遺憾,這些熟人要么正在開會,要么在高速公路上開車,都沒有及時給李偉提供科學的就醫建議。就在這樣的等待中,4個小時過去了,此時李偉已經被疼痛折磨得連拿起水杯的力氣都沒有了。

求助未果的萬般無奈之下,李偉的老婆終于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其實李偉的家,距離沈陽軍區總醫院很近,僅有10余分鐘的車程。如果李偉能夠在發現胸痛的第一時間就撥打急救電話,讓醫務人員給予及時的專業救治,這場悲劇完全可以避免。

“對于急性心梗患者而言,搶救的黃金時機是發病之后的120分鐘。在這120分鐘內,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積不大。如果發病時間超過120分鐘,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積,一般會超過一半。如果發病時間超過6個小時,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積可能已經達到了80%~90%,此時的搶救已經作用甚微。”沈陽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內科醫師張磊向記者介紹。

讓張磊和其他醫生們惋惜的是,李偉在發病初期對疾病的忽視和猶豫,讓醫生們失去了最佳救治和決策時間,雖然最后保住了性命,但已經不能工作了。這種結果,也讓李偉追悔莫及。

及時呼救是心梗患者救治的第一棒

可在心血管科醫生那里,李偉這樣的遭遇,卻不是個例。和李偉一樣的悲劇,其實每天都在重演。

“技術可以挽救死亡,但對于那些院前救治延遲的患者而言,技術往往變得蒼白無力。”霍勇遺憾地向記者表示。

據霍勇介紹,目前我國每年有近70萬例心肌梗死(簡稱心梗)發生,但是僅有3.5萬例獲得了及時規范的救治。也就是說,95%的心梗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這也造成了我國心梗患者的死亡率極高。據統計,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在我國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占比超過了40%,居于首位。

“實際上,急性心梗是可防可治的,關鍵在于患者要握好自救的第一棒。自救并不是說要患者掌握多少專業的技能,而是要在出現胸痛的120分鐘黃金時間之內,呼叫120等急救系統,由專業醫生來及時施救。”霍勇強調。

“其實急性心梗的診斷并不復雜,我國心梗患者之所以死亡率極高主要是因為救治延誤而導致的。我們的統計數據發現,患者發病后平均105分鐘才呼叫急救車,僅有〈20%的患者通過急救車前往醫院,絕大部分通過自家車或者出租車和其它方式達到醫院,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霍勇介紹,多個環節的延遲導致了我國目前胸痛急癥救治現狀堪憂。

“比如,患者因為認識不足導致就診延遲;120因為院前院內銜接不及時導致轉診延遲;急診室因為缺乏標準流程導致分揀延遲;導管室因為救治欠規范導致救治延遲等等。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亟待優化,因為對于心梗患者而言,分秒都可能決定了救治的結果。”霍勇說。

防治心梗需完善救治體系

霍勇還表示,目前我國有心血管病患者2.9億人,其中心肌梗死患者240萬人。據估計,未來15年我國急性心梗發病率將攀升10倍,至2030年,急性心梗患者人群數量將達到2260萬人。“很顯然,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構建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建立協同有效的救治體系成為當務之急。”

縮短發病至醫院和再灌注治療時間,是急性心梗患者治療的關鍵。(再灌注治療,是指采取辦法使閉塞的冠狀動脈再通,恢復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縮小梗死面積,從而改善血液動力學,恢復心臟的血液供應——編者注。)國際上,發達國家通過建立胸痛中心顯著縮短了再灌注時間,其主要是通過為急性心梗、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等以急性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急危重癥患者提供快速診療通道來實現的。

據霍勇介紹,我國自2011年起開展胸痛中心的建設。2013年制定了胸痛中心規范化建設的認證標準并開始認證核查工作,以促進胸痛中心不斷優化流程和縮短救治時間。在未來三年,我國將有1000家胸痛中心建立。

經過幾年發展,2015年,在已建胸痛中心的醫院中,作為檢驗胸痛中心成效最具代表性的指標———患者從進入急診大門到血管內球囊擴充(D2B)平均時間,已經縮短至94分鐘,切實保障了急性心梗患者在120分鐘的黃金救治時間窗內得到有效救治。霍勇認為,以胸痛中心為抓手的智慧型網絡急救體系的建立,全面提升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

“但總體來看,中國胸痛中心起步晚、發展快。胸痛中心認證工作委員會還需要繼續加速胸痛中心理念的推廣,推動各級醫院的胸痛中心建設,促進區域協同救治體系的建設。此外,還應繼續堅持嚴格的標準推進認證工作,建立已通過認證單位的質量監控體系,確保持續質量改進。通過各方努力,未來我們還將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胸痛中心建設和培訓,以最終提高心梗救治水平和成功率,降低致死率和致殘率。”霍勇表示。



編輯:趙彥

關鍵詞:政協委員 霍勇 防治心梗 心梗救治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