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美媒專訪趙小蘭:父母從不希望我忘本
核心提示:今年6月趙錫成家族基金會向哈佛大學商學院捐贈建設的趙朱木蘭中心正式竣工。美國之音采訪到趙錫成長女、美國前勞工部部長趙小蘭,從她的自身經歷談談趙氏家族的教育理念。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道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12月2日發表題為《趙小蘭事業經——好高騖遠不如腳踏實地全力以赴》的報道稱,今年6月,趙錫成家族基金會向哈佛大學商學院捐贈建設的趙朱木蘭中心正式竣工。美國之音記者采訪到趙錫成長女、美國前勞工部部長趙小蘭,從她的自身經歷談談趙氏家族的教育理念。訪談如下:
記者:我們先聊一下哈佛大學的趙朱木蘭中心,為什么這樣一個項目會成為你的家庭和趙氏家族基金會的一個重心?
趙小蘭:2012年哈佛大學找到我父親,請他幫忙建立這個中心,希望把國際上和美國的行政人員聚集起來,討論未來如何成為更好的商業領袖。由于我們的國際背景,以及我家與哈佛商學院的歷史淵源,我父親認為我們能幫忙。這是哈佛380年歷史以來第一幢以女性命名的樓,也是第一幢以亞裔美國人命名的樓。我父親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用這種方式向這所培養了他四個女兒的學校,向哈佛表示感謝。哈佛也非常感謝我父親信任他們,并幫助他們為世界培養更優秀的領袖。
記者:您認為或者你希望這個中心代表什么?你認為它能代表您從父母那兒所體會到的家庭教育理念么?
趙小蘭:我父親希望這個中心能成為對哈佛、對社會的貢獻。因為他非常相信,在國際環境下,我們需要正直、有原則的領袖,理解我們工作居住的這個國際環境,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習俗,這樣才能成為更好的領袖,建立更和諧的世界。
記者:事實上您有這種中國家庭教育和美國高等教育的背景。那么您對于這兩種文化和兩種教育方式的融合,有什么感受和體會呢?
趙小蘭:我非常幸運能受益于兩種文化。我在美國接受教育,但我父母一直強調中國文化,中國理念,從不希望我們忘本。我覺得能夠理解東西方兩種文化,并從中汲取精華,是我莫大的榮幸,使我能夠在這個越來越國際化的世界中成為領袖。
記者:即使在中國的家庭環境下,受中國的教育,您認為它與我們印象中的亞裔家庭虎爸虎媽的教育有什么區別?
趙小蘭:我非常幸運我有這么好的父母。如果沒有他們的希望、樂觀、決心和愛,我不會成為現在的我,我的家庭也不會有今天的地位。我父母是在非常困難的環境下來到美國,我也是。他們給我的教育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成就了現在的我。
記者:能不能給我們一個小的例子,或者細節,比如小的時候,什么樣的一件事情現在會想起來,他們并沒有故意去做,但卻是他們教育理念的一部分?
趙小蘭:我記得我們剛來美國時,三年級時有一次郊游。我只有四分錢,夠買一小盒牛奶。我所有的同學都比我錢多,他們買了紀念品,買了各種各樣的食物,我只能買四分錢的一小盒牛奶。剛開始我有一點難過,因為同學和朋友們都可以花那么多錢。但我又想到了我父母,他們工作那么辛苦。我知道他們信任我和妹妹們,我知道我們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這很神奇。我從來沒覺得我們窮。我從來沒覺得我們不會成功。相反,我一直充滿信心,相信明天會更好,也相信我家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這樣的愿望和這樣的信心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禮物,也是任何人能送出的最好禮物,讓他人擁有信心、擁有希望、擁有樂觀,說是的,我能做得更好,也會做得更好。
記者:您的父母在作業、學習方面嚴格么?
趙小蘭:非常嚴厲。
記者:所以你認為他們可以稱為“虎爸虎媽”?
趙小蘭:我父親非常有自知之明。他很風趣。他說,你才沒有虎媽呢,你有虎爸。他們不允許我們約會。比如,我沒有參加我的高中畢業舞會。像大部分中國家長一樣,他們總想知道我們在哪里。所以不管去哪兒,我們都要告訴他們在哪兒,和誰在一起,幾點回家。而且我們不能晚回家,十點十一點就是最晚的時間了。我們也都是很好的孩子,因為知道父母會一直等著我們。
記者:即使你描述你的父母很嚴格,你還是非常能理解,還有你的姐妹們。
趙小蘭:我妹妹和我都知道父母為了我們家工作得有多么辛苦,也知道他們想要的是對我們最好的。所以我們互相理解,也深愛彼此,家庭和睦,非常團結。感受到這一點之后,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對世界的責任感。
記者:當您父親說你有一個虎爸,不代表他在言語上或教導上嚴格。你感受到的是他給您一種力量?
趙小蘭:我父母從來不告訴我們答案,他們會反過來問我們。如果我們帶著一個問題去找他們,他們會認真聽,然后向我們提問,激發我們自己的思考。他們鼓勵我們自己思考問題,這樣未來也能自己解決問題。
記者:作為家里的長女,在父母剛移民美國忙于生計的時候,你是不是承擔了半個父母的角色?
趙小蘭:我八歲的時候就開始做保姆了。回想起來,那應該是不合法的,但那時候我們不知道。我母親時常會去買東西,我父親要工作,所以很自然我就會去幫忙。我并沒有認為那是個負擔,相反我很榮幸。作為一個八歲的孩子,我很驕傲能夠幫助父母照顧妹妹。
我認為大部分亞裔美國人的家庭都比較嚴厲,因為他們從一個不同的文化剛剛來到美國。我想這有時候會引發父母子女間的爭端。我敦促年輕人要更有耐心,愛父母。因為父母在適應一個非常不同的新國家,這對他們很難。所以對父母要多一點理解,多幫助他們。因為他們是在為你創造更好的生活,我們都應該對父母表達愛。
記者:從您的角度來看,亞裔或華裔美國人或在美國的中國人,當他們努力實現夢想的時候,您的建議是什么?
趙小蘭:我想要建議亞裔美國人:第一,不要害怕。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它很開放,很友好,看重活力。所以如果你有想法、有活力、有毅力、有決心,你就能成功。我再次建議亞裔美國人,不要害怕,不要放棄,要有自信,相信我們生活的這個新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國際化,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了解不同文化,想要了解亞洲。我們是幫助人們了解東西方的使者。
記者:當您成長為一個有野心,有激情的……
趙小蘭:我其實不是很有野心,也沒有激情。我認為這都是美國人的用詞,有時候中國人不太喜歡這些詞。因為中國人要謙虛得多,溫和得多。如果有人問我,是什么激勵著你去做的更好?我的答案會是:要讓我父母驕傲,讓我妹妹們驕傲,要變得有價值,要為全世界的亞裔美國人、亞洲人、中國人增光。
記者:有沒有一個心理上自我反省的過程?
趙小蘭:沒有。我認為要富足才能有自我反省,那是奢侈的。當你只想要求生存,只想要融入世界的時候,選擇其實很簡單。你要做得更好,你要照顧你愛的人。比如說,我大學畢業時夢想非常簡單。第一,我想要有一份工作;第二,我想要自己的公寓,這樣能有一定的自由。就這么簡單。隨著我事業進步,以及我個人的成長,新的目標和新的挑戰慢慢出現。我就是我的發展過程。所以從來都不是說我有一個宏大的目標,我要去實現這個目標;而是我只想要在當下環境中盡我所能做到最好。在這個世界中,如果你竭盡所能,別人會注意到,他們會提拔你。我就是這樣的。我的工作被不同的人注意到,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被提拔。因此我是幸運的,但同時我工作也極其努力。
記者:這個過程中您肯定會面對很多挑戰和質疑,是怎么克服這些的呢?
趙小蘭:每個人都會面臨挑戰。我母親常常跟我說,每個人都有困難,重要的是你要如何應對困難。我每次看到我的父母,想到他們一生中面臨的以及克服的困難,經歷了中國的戰爭,面對了外國的侵略,國家分崩離析,長期生活在不安全和暴力的威脅之下,我想到這些,就對自己說,我來自5000年的悠久歷史,我父母的血液流淌在我的體內。他們能成功,我也一定有勇氣和堅毅能夠成功。
編輯:曾珂
關鍵詞:美媒專訪趙小蘭 趙小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