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白描世間真情:北京畫院獲捐賀友直作品
賀友直曾說,畫連環畫就是畫故事,不僅僅是在一張紙上畫故事,并且要畫有頭有尾的完整的一個故事。為了更好地用一個個“故事”,去講述賀友直的藝術歷程,11月21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展的“睿心天地——賀友直藝術回顧展” 就以“故事”為單元設置板塊,匯聚了百余幅賀友直的連環畫及風俗畫代表作,并配以連環畫出版物及相關文獻,以多樣化的展覽形式向觀眾講述一位智者的藝術天地。
朝陽溝-16 賀友直 中華藝術宮藏
此展是自2007年北京畫院美術館推出的“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中的第41個展覽,也是繼2009年“方寸回望——賀友直連環畫原作展”之后,賀友直的作品第二次在這里亮相。同時,該展覽也入選了2016年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
兒時玩耍·看小書 賀友直 北京畫院藏
從1949年畫連環畫開始,賀友直一直覺得由國家保存是他作品的最好歸宿。迄今為止,賀友直家中的作品多數都已捐贈。2015年,賀友直將其91歲時創作,記錄了他對故鄉兒時記憶的風俗畫作品《兒時玩耍》捐贈予北京畫院收藏。2016年,新加坡的張美寅先生又向北京畫院捐贈了自己收藏的一系列賀友直風俗畫與連環畫作品及圖稿,包含《二十四孝故事》《新加坡雙林寺建寺歷史畫》《十二月歷圖》《水滸十丑圖冊》等。這些作品通過這次展覽得以首次與北京的觀眾見面。
我國連環畫的創作興起于20世紀初的上海,50年代后進入創作黃金期。連環畫在中國的產生和發展都立足于對社會發展的記述、表現與宣傳。賀友直無疑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連環畫家之一,共創作《山鄉巨變》《李雙雙》《白光》《朝陽溝》《小二黑結婚》等百余本,近萬幅連環畫作品。“從生活中捕捉感覺,從傳統中尋找語言,從創作實踐中發現自己”,賀友直總結的“三句真經”全面概括了其連環畫創作的要義。賀友直的創作反映出他植根于生活的創作態度,同時,他精心研習傳統繪畫技法,從傳統中汲取養分和靈感,用富有生命力的白描表現現實生活,并經過反復探索實踐,總結出“四小”的連環畫創作規律——“小道具、小動物、小動作、小孩子”。
《山鄉巨變》是賀友直代表作品之一。在創作時,他經過兩次反復易稿,丟掉了自己過往的創作方法與形式,從傳統中找到出口,發掘了屬于自己的藝術語言。在這之后的《朝陽溝》,賀友直開始突破文字腳本的條框,不再用圖畫翻譯文字,而是思考如何發揮繪畫的創造性,在文字的要求下進行再度創造與闡釋。這時賀友直的創作已獨立于文學作品之外而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了當時頗具時代精神的藝術象征。
1996年起,賀友直轉向風俗畫創作。先后創作了《賀友直畫三百六十行》《申江風情錄》《兒時玩耍》《走街串巷憶舊事》等多組表現老上海社會風俗的系列作品及《賀友直畫自己》《我自民間來》《生活記趣》等自傳體連環畫。賀友直曾說:“我轉到風俗畫,轉得自然,轉得合適。老上海、舊街巷、市井生活、人間百態,這些都在我的腦海里,拿起筆就能畫,得心應手。”賀友直的這種轉變,是他對連環畫創作的堅持與豁達,也讓他的連環畫創作在連環畫整體消退的形勢之下有了新的生命與活力。他將編文與繪畫二者集于一身,自編自繪。他用連環畫這個自己畫了一生的藝術形式,記錄了一處處、一件件、一種種的地域文化和民間故事,在方寸間細膩生動地再現了民俗民風,具有特殊的文獻價值與歷史價值。
賀友直雖然只接受過小學教育,但他卻善于獨立思考,成為一位大徹大悟的智者。賀友直曾任中央美術學院連環畫年畫系教授,他要求學生研究傳統,鼓勵他們探索創新,走出自己的路。他也成為那一時期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之一。賀友直被人們視作一位低調謙虛、樂觀豁達的老者,盡管在連環畫創作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他卻常常說“我只是個畫小人書的。”
一個藝術家總要留下些什么才能被歷史所銘記。在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看來,“首先是作品,賀友直的作品已經站在了巔峰上,他創作的《山鄉巨變》《小二黑結婚》等等已經進入了中國美術史的史冊和連環畫史的史冊。可是這還不夠,賀老還給我們帶來了一種人生的啟迪,是他的人品、畫品以及他對藝術和人生的態度,還包括對自然的敬畏、對傳統的敬畏。他的藝術成就很高,可是他的身段卻是在最底層的,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大師。他把作品都捐給了國家,可是他分文不取。這種美德正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所缺少的,把他的作品整理好、研究好,把他的精神傳下去,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做的。”王明明表示,北京畫院下一步會配合家屬完成對賀友直作品的深入研究。他還特別感謝張美寅先生把其收藏了30多年的藏品捐給北京畫院,此舉對于完善北京畫院賀友直研究尤為珍貴。
編輯:陳佳
關鍵詞:白描世間真情 北京畫院 獲捐賀友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