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國家公祭日:以史為鑒 圖民富國強

2016年12月13日 09:46 | 作者:鄭晉鳴 徐航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以史為鑒 圖民富國強

——寫在第三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

光明日報記者 鄭晉鳴 光明日報通訊員 徐航

12月13日,是第三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回望79年前的寒冬,古城淪陷,同胞被屠,積貧積弱的中華民族在外敵入侵時無力掙扎。究其根本,貧窮落后是挨打的主因。貧困及其衍生出來的饑餓、疾病、社會沖突,讓近代中國受盡欺凌,發展受阻。歷史的車轍留下的印記告訴我們,只有富強才能不受欺辱。

精準扶貧擺脫貧困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經過多年努力,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貧困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全國人民矢志不渝、接力奮斗,開創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扶貧模式,讓7億人快速擺脫貧困,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70%,在世界減貧史上鑄刻了“中國成就”。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第一個百年夢想。還有4年時間,還有3000多萬人口的脫貧任務,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中央要求東部地區“率先探索減少相對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有效途徑”,江蘇沒有辜負中央的這一期望。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有83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和12.8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江蘇榜上無名;全國還有5575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而江蘇的411萬農村低收入人口整體實現4000元脫貧目標。到2020年,確保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農村低收入人口脫貧,是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場硬仗,也是“強富美高”新江蘇的追求。

近年來,沒有國家級貧困縣的江蘇,以精準扶貧的理念參與到“攜手奔小康”的東西援建之中,從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到西藏拉薩市,從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到貴州銅仁市,處處可見江蘇人的身影。

聚焦富民邁向全面小康

如今站在江蘇省張家港市善港村的村口,怎么也想象不到,這座擁有120多家企業、村可用財力達2200萬元的江蘇省三星級康居鄉村曾是張家港有名的經濟薄弱扶貧村。

2009年,35歲的年輕企業家葛劍鋒“臨危受命”,被推上善港村黨支部書記的位置,挑起了強村富民的重擔。他以企業家獨有的思維理念,帶領善港村改造用活工業閑置區,盤活存量土地90畝,新、改、擴建標準型廠房及三產用房3萬平方米,使得村里每年增收500萬元;在村里開設“有機農場”,運用“互聯網+”模式,使得善港產的日本越光大米、無花果凍果、美國金瓜等產品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全村200多名閑散勞動力實現就業……7年光景,善港村便成為了江蘇省生態村、三星級康居鄉村。

善港村的變化僅僅是江蘇人“聚焦富民”的縮影,“百姓富”是“新江蘇”建設成效的重要內容和直觀反映。“十二五”末,江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7萬億元,江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7173元和16257元,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江蘇占了四分之一,前十名占六名。聚力創新,引領發展轉型升級;聚焦富民,讓百姓過上更好生活。“兩聚一高”,是新時期江蘇發展的期許和承諾。

少年強則國家強

“在知道我的外婆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后,更加堅定了我向世人講述這段歷史的決心,要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曾經的屈辱歷史,激勵他們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孫女夏媛在今年國家公祭日系列活動之一——“眾籌聲音、講述歷史”傳承歷史記憶志愿者行動的啟動儀式上說。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如今,越來越多的海外中國留學生,選擇學成之后報效祖國,南京大學80后教授王欣然便是其中之一。

2011年,已在美國深造7年的王欣然,看著祖國的國力蒸蒸日上,回國奮斗的想法也越來越強烈。回到母校后,他帶領團隊瞄準國際前沿的二維電子材料領域,埋頭苦干,在短短4年多的時間里完成了多項創新成果,為二維材料在下一代信息技術中的應用奠定基礎。“在祖國,我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祖國需要我,我更需要祖國。”正是這樣一份愛國情,讓王欣然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如今,江蘇每年有50多萬大學畢業生,更有數以萬計的為了家庭幸福和個人夢想在各行各業誠實勞動、勇于創新的年輕人,他們一起撐起了江蘇未來的希望。

《光明日報》( 2016年12月13日 04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江蘇 國家公祭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