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文藝創新要把握時代
最近,某衛視在一檔喜劇節目中播放了兩則小品,一個講述為夢想和愛情奮斗的“北漂”故事,一個聚焦農村小伙與“傳銷組織”斗爭的趣聞。濃厚的生活氣息,鮮活的群眾語言,令人捧腹,也讓人感慨:這樣關注小人物、表現真感情的作品,其實可以再多些。
我們常說,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優秀的文藝作品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但要想實現“成風化人”的作用,首先作品必須能夠抵達人的心靈。觀眾通過文藝作品,看到身邊上演的故事,觸動心靈深處的情感,才更容易實現作品與人的同頻共振。然而,一些文藝創作者總是在故紙堆里找故事,關起門來找靈感,創作出來的東西或是“新瓶裝舊酒”,或是脫離實際“假大空”,這樣的作品,讓人卒讀尚且不易,又何談觸動人心?文藝要走近觀眾、得到觀眾的認可,就應緊隨時代的步伐,以新故事、新表達去打造好作品。
能否植根生活、反映人們內心的關切,檢驗著文藝作品的含金量。“生活是藝術所以生長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與情感必須在它的底層蔓延自己的根須”。今天的社會生態是文藝創作的時代背景,文藝創作關注腳下的土地、眼前的生活,才能擁有最鮮活的素材,才能成為時代的回響。回想最近一兩年受到關注、熱議的幾部影視作品,大都是表現普通人情感、聚焦現實問題、直擊社會痛點。《歡樂頌》中的“海漂”生活,《小別離》中的教育焦慮,《我不是潘金蓮》中的官場生態,都或多或少能夠觸動觀眾心里的關切。植根生活,抒寫生活,把現實投射到作品中去,就能讓作品具有更強的傳播力和生命力。
文藝要抵達觀眾,還需創新表現形式,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當下的網絡社會特質明顯,節奏之快,境況之新,形態之豐富,早已和過去是“兩副面孔”。人們在網絡上瀏覽著海量的信息,接受著各種優質文化的浸潤,氣質形象、審美趣味也都發生著改變。如果文藝作品依然囿于舊有的語言、行為、邏輯和敘事,恐怕難以充分引起互聯網一代觀眾的共鳴。以小品藝術為例,如果還是充斥著無厘頭,簡單堆砌著各種段子,寄希望于以夸張的動作表情來制造“笑果”,可能還是難以走出“小品越來越不好看”“只有演員笑,沒有觀眾笑”的尷尬。
深挖井才能飲甘泉。文藝創新需要觀察時代、了解時代,把握時代的脈動。打造精品力作,只有想象沒有行動不行,只有決心沒有苦功也不行。藝術創作者沉下心來,仔細觀察生活,認真打磨作品、深耕細作,才能為我們的文藝舞臺增加更多生動、精彩的中國故事。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23日 05 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時代 文藝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