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讀·榜樣讀·榜樣
中航工業:書寫大國航空譜
從全面公開亮相的“20系列”到大飛機家族重磅成員的同場展出,從高端無人機到航空武器裝備,從軍用飛機到民用飛機,在日前閉幕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憑借不斷攀升的實力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風采。
“對標全球航空業的先進水平,中航工業用近20年的時間,實現了從‘總體跟跑’到‘主體并跑’,從‘打工者’到平等合作伙伴的歷史性跨越?!敝泻焦I總經理譚瑞松說。
裝備研制成果顯著
殲-20戰斗機雙機編隊在第十一屆中國航展開幕式上驚艷亮相,現場無數人熱淚盈眶。這是中航工業研制的我國新一代隱身戰斗機首次公開露面。
本屆航展上,中航工業仍設立獨立的中航工業館,以“跨越發展二十年”為主題,以飛機和機載系統專業為主線,全面展示11大類160項核心產品和系統,其中57項為首次展出。
在中航工業展出的航空防務、民用飛機、直升機、通用航空、航電系統、機電系統、航空科普等七大專業主線產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完整航空工業體系正在逐步完善,著眼未來提速起飛的夢想正在實現。
其中,不僅殲-20飛機首次公開亮相,列裝空軍后的運-20也首次公開亮相。此外,殲-10B、直-10K、轟-6K、空警-500、空警-200、運-9、翼龍Ⅰ1、翼龍Ⅱ2等中航工業研制生產的多型新裝備與空軍展區聯合展示;另一款隱身戰機“鶻鷹”殲-31、大飛機三劍客之一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高端無人機“云影”,直-19E、直-11WB、直-10ME等三型出口型武裝直升機也都全部亮相。
在軍事專家、國防大學教授房兵看來,20年前,中國航空工業只能“遙望”國際航空強國的背影,而今天,從整體發展水平上看,中國已經實現與世界先進水平“并跑”的戰略性轉變。
“我們不僅要有與世界一流同臺競技的自信,更該為那些印刻著中國自主研制烙印的飛機感到驕傲?!狈勘f,2016年,中國大飛機家族傳來的兩個好消息都來自中航工業——7月6日,中國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多用途運輸機“鯤鵬”運-20飛機正式列裝空軍,中國憑借自主創新正式進入全球大飛機“俱樂部”;7月23日,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珠海下線,這是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在本屆航展上,兩型大飛機比肩向海內外公眾展示了中國力量,它們共同的關鍵詞是自主創新。
“如果說,過往的中國航展讓外界關注的是一個個閃現出的新亮點,本屆航展所呈現的就是一個大國所需要的航空譜系已經構建出來。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態勢已經實現了從過去重點突破到今天的體系化發展?!狈勘f。
“我們的航空武器裝備實現了在關鍵技術上從‘總體跟跑’到‘主體并跑’的轉變。”譚瑞松說,中航工業已經實現了從第二代戰斗機到第四代戰斗機、從中小型飛機到大型飛機、從機械化裝備到信息化裝備、從陸基裝備到艦載裝備、從有人機到無人機、從偏重局部突破到注重體系化發展的轉變。
國際市場不斷拓展
在本屆珠海航展上,波音公司宣布與中航工業以及AIM Altitude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為全球航空公司提供本地化的飛機廚房、內飾產品及服務。
總部位于英國的AIM是一家飛機客艙內飾供應商,具有完整的設計研發、測試取證、生產制造和售后支持能力,其產品獲得國際航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的高度認可,產品廣泛應用于波音各主流機型。2016年5月,中航工業旗下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航國際)宣布收購AIM,并購完成后,AIM作為中航國際的全資子公司繼續服務于歐洲、中東、美洲、中國和亞太地區客戶。
譚瑞松說,航空工業是一個全球性的產業。所以,中航工業自重組成立以來,便把“融入世界航空產業鏈”列入企業發展戰略,以產品、技術、資本、市場等為紐帶,加快推進全球合作,并取得明顯成效。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中航工業準確把握時機,先后并購了奧地利FACC公司、美國西銳通用飛機公司、美國大陸通用航空發動機公司、德國德累斯頓航空活塞發動機公司等世界知名航空企業。其中,2009年完成的對FACC公司的并購,是亞洲航空制造業首次并購歐美航空制造企業。FACC公司加盟中航工業后,不僅結束了連續虧損的歷史,而且,在奧地利投入約2億歐元設施,增加雇員1000多人,受到了當地政府和居民的高度評價。
2011年中航工業并購美國西銳公司,開創了中國企業并購美國航空企業的先河。并購后,中航工業克服跨文化管理的不利因素,對此前長期虧損的西銳公司加強管理,合理進行股權激勵,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使西銳公司實現良好發展,年飛機銷售量超過300架。
“隨著中航工業重組及并購步伐加快,公司整體制造能力大幅提升,轉包生產的規模和層次也有了實質性的提高。從2009年開始,波音、空客逐步選擇中航工業所屬子公司作為其民機部件的唯一供應商或一級供應商?!弊T瑞松說。
按照“共同投資、共同研制、共同受益、共擔風險、共享市場”的原則,近年來,中航工業已經與多個世界先進航空企業開展了合作,由傳統的技術合作、管理合作躍升到了商業模式合作的新境界。
得益于此,中航工業的產品也越來越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在軍機出口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航空軍貿產品譜系,在鞏固亞洲、非洲等傳統市場的基礎上,成功進入中東、中亞、南美等支付能力較強的國家市場;在民機出口方面,形成了以“新舟”系列、運-12系列等為代表的拳頭產品,運-12系列飛機先后出口委內瑞拉和俄羅斯等國家,市場開拓不斷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新舟”系列飛機用時7年,累計交付100余架,初步形成了中國民機的國際影響力。
而今,中航工業的國際業務已經分布在8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境外企業超過80家、員工超過3萬人、資產超過1100億元,海外年營業收入超過800億元。同時,國際合作方式也提升到科技創新、項目研制、風險合作、跨國投資等層面,在合作規模和層次上都有了顯著提升。
積極轉型現代國企
航展期間,中航工業副總經理吳獻東對記者透露,目前,中航工業的資產證券化率已達60%以上,未來這個比例還會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中航工業積極開展資本化運作,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匯聚各方面力量開放發展,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自2008年成立以來,共完成18項資產重組項目,多個產業板塊實現了整體或主業上市。目前,中航工業已擁有12個產業板塊,業務覆蓋航空防務、民用航空、工業制造、現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資產總額8500多億元,境內外上市公司27家。2015年,公司營業收入超過3800億元;今年1至9月份,銷售收入超過2300億元,利潤超過100億元,都實現了接近兩位數的增長。
“中航工業成立以來,針對下屬企業資源較為分散、存在內耗式競爭、管理難度較大等問題,對100多家所屬成員單位進行專業化整合。在此基礎上,構建母子公司管理體制,積極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弊T瑞松表示,中航工業的體制機制逐步實現了從傳統國企到現代新國企的轉變。
同時,中航工業積極推動所屬單位進行混合所有制、股權多元化、市場化激勵等改革,目前已有5家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計劃經國資委批準實施,在中央企業中數量居首;對條件成熟的非航空民品企業的核心骨干人員實施股權激勵,目前已在11戶企業開展試點。
“改革只有進行時,新一輪改革還將持續推進。”譚瑞松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通過全面實施軍品科研生產管理模式改革、集團總部機構優化調整、直屬公司業務單元整合以及央企之間業務重組與戰略合作等改革舉措,中航工業的改革已經取得初步成效,未來將繼續在推進軍民融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加快步伐,在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打造現代國企方面進行更加積極的探索。(經濟日報記者 劉 瑾)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航 工業 飛機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