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藏在博物館里的雞微信走紅 看揚州的這些雞文物
原標題:“藏在博物館里的雞”微信走紅 來看一看揚州的這些“雞文物”
2017年是農歷丁酉雞年。這兩天,一條題為“藏在博物館里的雞”的微信精選了全國各地博物館里的“雞文物”,吸引了不少人的濃厚興趣。其中,就有揚州博物館珍藏的“雞文物”——隋代青釉雞首龍柄壺和唐三彩生肖雞俑。
五代木雞俑
唐三彩生肖雞俑
陳崇光雄雞圖軸
蕭后墓出土陶雞俑
蕭后墓出土陶雞俑
漢墓陶畜“一家親”
隋代青釉雞首龍柄壺
其實,揚州的“雞文物”遠不止這兩件,昨天,記者特邀揚州博物館和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關專家推薦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雞文物”。此外,本月20日,揚州博物館將舉辦“雞年主題展”,一批“雞文物”也將亮相。
“藏在博物館里的雞”走紅
揚州兩件“雞文物”入選
在“藏在博物館里的雞”這條微信里,揚州博物館珍藏的“雞文物”——唐三彩生肖雞俑和隋代青釉雞首龍柄壺名列其中。
1984年,在揚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出土了三件唐三彩生肖俑,分別為酉雞、辰龍、午馬,俑作站立狀,均塑著獸首人身,頭部未施釉,露白胎,身著交領廣袖拽地長袍,雙手平交于胸前,扎束腰帶,外衣施淡黃色釉,內衣領、袖口等處勾插褐彩和綠彩釉,釉色明快,配置協調,富有層次感。
隋代青釉雞首龍柄壺出土于揚州市郊西湖荷葉村,壺淺盤口,長頸,溜肩,長圓腹,脛部收斂,肩部裝飾著雙系,其中一側有一雞首,雞翹首遠望,栩栩如生,與雞首相對為一龍柄,龍眼圓睜,低首張口銜壺,內外均施釉,青翠瑩潤,釉面光潔,有細小開片,釉不及底。專家認為,這是一件隋代典型器物。
從隋代到清朝都有
揚州博物館還有這些“雞文物”
其實,揚州的“雞文物”,遠不止上面這兩件。記者特邀揚州博物館保管部主任莊志軍,推薦了幾件該館珍藏的代表性“雞文物”。
隋代湘陰窯青釉雞首龍柄壺,是1984年揚州文物商店收購而來的,曾亮相于2014年舉行的“紫禁城·揚州·大運河——故宮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館藏文物展”中。仔細端詳,你會發現,這只壺的造型有些特別,壺盤口、細直頸、頸部起兩道扁平凸棱,器腹近球形、束脛、平底。在壺的肩部前置實心雞首,與雞首相對的是螭龍形雙泥條柄,螭首伸入盤口內似吸水狀,肩部兩側置對稱四系;最大腹徑處有一道明顯的刻痕。壺胎質細密,胎體厚重,胎色青灰;腹部以上施青釉,有開片,開片處泛紅。文物專家認為,該壺整體造型巧妙,制作規整,是隋代湘陰窯經典產品。
唐代“雞文物”中,除了唐三彩生肖雞俑,揚州博物館還藏有唐代陶雞俑,雖然細節之處沒有精雕細琢,但還是很萌很可愛。
此外,揚州博物館還藏有五代木雞俑,簡練的線條與木紋相得益彰,具有和諧自然之感。
雞還常成為畫家描摹的對象。比如清代畫家陳崇光的雄雞圖軸,畫家以精湛的造型能力熟練地勾勒出雄雞的輪廓,兩只雄雞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們眼前,立在石上的這只公雞,宛若“戰斗雞”,嘴部微張,昂首報曉;另一只公雞則蓄勢待發,加之花草樹木的映襯,一派生機勃勃的氣象,足見陳崇光的繪畫功底和細致入微的觀察力。
蕭后墓里陪葬兩件雞俑
已經修復,將參與雞年主題展
這些年,我市考古人員在清理古墓葬時,也發現了一些“雞文物”。
比如,蕭后墓里就有不少動物俑,除了雞俑,還有牛、豬、羊、狗、馬、雞、駱駝等,一個個栩栩如生,反映了當時手工藝技藝的精湛。因古代中國以“事死如事生”的喪葬思想,為皇室死者置備供來生使用的物品。基于此,奴仆、武士及動物被作為殉葬品,與食物、器具和衣物以及主人的尸體一同埋葬。在蕭后的墓里發現這些動物俑,說明了這些動物都是當時的人所喜聞樂見的。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小迎介紹:“我們在蕭后墓里一共清理出兩件雞俑,其中一件殘損嚴重,因此,我們就選了另一件品相比較好的雞俑,參與即將在揚州博物館舉辦的‘雞年主題展’。”目前,這兩件雞俑經過修復,恢復了傲視群雄、唯我獨尊的神態。
揚州出土的漢墓很多,在張家墩漢墓曾出土一組陶畜,有雞、鴨、鵝、狗、豬、牛等,這些可愛的小動物的模樣,與我們今天所看見的差不多。這些接地氣的動物,以隨葬品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眼前,雞、鴨、鵝、狗、豬、牛“一家親”的祥和一幕,再現了2000年前古人的生活場景。
編輯:陳佳
關鍵詞:藏在博物館里的雞 微信走紅 看揚州 這些雞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