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日本駐英使館被曝收買英國智庫抹黑中國 專家:日方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人民網北京2月4日電 (記者覃博雅)就在全球華人歡度雞年春節期間,英國《泰晤士報》發文披露稱:日本駐英國使館收買英國知名智庫杰克遜學會,間接利用英國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等人發文,抹黑中國外交政策和中方對英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就此次曝光的事件,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高祖貴和中國人民大學高端智庫專家組成員趙磊接受了人民網的采訪,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資料圖片:英國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
日方“抹黑” 抹到自己
2016年8月,英國《每日電訊報》一篇文章引起軒然大波——文章的標題赫然是《若讓中國參與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中國將如何在緊要關頭關掉英國的電燈》,作者欄寫的是英國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
近日,在媒體的曝光下,里夫金德不得不承認,自己接受了杰克遜協會的要求,為該文署名。在媒體的曝光中現形的除了這位前外交大臣外,還不乏諸多政客和記者。而這一切的起因,則源于日本駐英國使館的收買!
阮宗澤表示,雖然智庫接受第三方資助在西方社會司空見慣,但類似于日本駐英國使館這種政治目的明確的“資助”極為罕見——讓英國智庫發表對日有利、抹黑中國的內容,性質極為惡劣。他指出,英國輿論較為發達,日方借拉攏前高官和政要“下水”, 傳播對華不利的信息,帶有更大的欺騙性。“這已不僅僅是簡單的資助問題,而是影響當事國輿論甚至會影響其官方和民眾的對華立場。”他說。
高祖貴表示,日本通過資助第三國智庫機構研究的方式實現“政治游說”,試圖用此舉影響英國決策層、精英階層對華重大決策上的態度和立場,讓英方各界在自己的立場上背書,“受資助的智庫和專家由此得出的報告和言論,未必符合所在國的利益,倒是更符合資助國的利益。”
對此,趙磊也指出,作為一名曾經擔任過政要的智庫專家,不應將自身的觀點與所得報酬捆綁,應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任。
事實上,里夫金德等人早有“前科”。2015年初,英國《每日電訊報》和第四頻道記者就曾假冒外國公司員工,對12名英國資深議員展開“釣魚調查”,最終里夫金德等人“上鉤”——承諾利用自身政治影響力為公司服務,換取金錢和其它好處。東窗事發后,里夫金德被迫辭去英國議會情報和安全委員會主席一職。
目前在媒體的追問下,日方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在趙磊看來,如果此事確系日本駐英使館指使,等同于日本政府在雇傭外國智庫做反華宣傳,此事已上升至政治丑聞的程度。
日本設絆阻礙中國崛起
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撰文稱,日本駐英國使館僅以每月一萬多英鎊的價格,就能雇傭這樣杰克遜協會這樣級別的智庫充當“馬仔”,應該是一筆劃得來的買賣。但是,杰克遜學會為什么甘愿為1.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3萬元)折腰,里夫金德又為什么甘心為其站臺呢?他指出,對中國社會制度和“中國道路”的不信任甚至敵視,才是這一切背后的真正原因。
趙磊指出,雖然日本等國多年來一直在抹黑中國已非新聞,但《泰晤士報》的報道僅僅揭露了“冰山一角”。早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日本就使用類似的手段從宣傳和輿論上抹黑中國,為自己下一步的利益滲透和侵略找到借口;而僅僅百余年后,中國已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速極快,這顯然是在二次工業革命中領先的日本不愿意看到卻不得不承認的。
高祖貴分析稱,中日關系間的博弈越來越多牽扯到第三方因素,“日本這些年在中國幾乎所有重要的外交方向或對外項目上均進行了破壞和阻撓”。他指出,除了釣魚島問題和對華關系外,作為域外國家的日本甚至連南海問題和中國對歐、美、澳等國家和區域的關系也不放過。在外交上“攪局”失敗后,日本遂在安全問題上制造問題,并更多地利用與中國有關的第三方國家的各種因素來影響中國對外合作——譬如此次事件。
“顯然,日本不僅希望通過此舉影響全球研究中國問題的機構和學者,也希望影響中國國內研究日本問題的機構和學者。”高祖貴認為,日本的做法并非僅僅針對中英關系,而是針對所有對華有關系與合作的國家,“這在道義上說不通——實質是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
西方規則也可為我所用
高祖貴強調,中國完全可以在堅持自己外交原則的前提下,光明正大、合理利用西方規則,通過加強與各國前高管政要和學術機構的交流,最終讓這些國家從決策層、精英階層到普通民眾均對華產生客觀認識,一方面讓其意識到發展雙邊關系是基于雙方利益的考量,另一方面能使雙邊合作項目有效規避“第三方因素”的干擾。“而不是像日本那樣偷偷摸摸做出失去原則、損害自身國際形象的做法,在全世界都上不得臺面。”他指出。
阮宗澤最后表示,中國無論是對英還是對其它國家的投資,都是光明磊落、互利共贏的,走得正,坐得直——他強調,先把項目做好,才能服眾,最終讓人無話可說。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日本駐英使館 收買英國智庫 抹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