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生活就業住房"三大障礙影響農民工進城落戶意愿
生活成本、就業、住房正成為影響農民工進城落戶意愿的三大障礙。陜西省統計局日前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當前,農民工群體出現“收入低、社保低、就業難、安家難”等問題,“兩棲生活”伴隨而來的“養老、教育、居住、醫療”等問題也日漸凸顯。
近日,陜西省統計局對該省11個中小城市的1100名農民工展開調查。結果顯示,農民工所從事的職業主要涵蓋建筑業、工業、交通運輸業、零售業、住宿業和餐飲業等。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專業技能缺乏,這一群體就業層次偏低,且工作不穩定。月收入在1500~2500元之間的比例最高,占37.8%。按照加權平均數計算,約為2476元/月,低于該省平均值。
被調查者中,逾四成農民工有子女在身邊接受義務教育。75.7%的受訪者與家人在就業地共同生活,有子女跟隨上小學或初中的占45.1%。農民工落戶意愿受到子女讀書的影響:有子女在本地讀書的,有51%愿意落戶城鎮,高于平均水平的44.5%;沒有子女在本地讀書的,只有39.1%愿意落戶。
從居住情況看,主要以租賃為主,占39.9%,購買住房的有22.2%,住集體宿舍的有15.9%,其他(主要是農村自建房)占22%。在社保方面,1100名受訪農民工的社會保障種類簡單,以農村的醫療、養老保險為主。
調查顯示,陜西農民工進城落戶意愿并不強:城鎮四成農民工有進城落戶意愿,首選目標是縣城。將縣城作為理想落戶地的外來務工者,占六成。
城鎮較好的生活條件、交通醫療便利和優質教育資源等是吸引落戶的主要因素。同時,城鎮生活成本高、就業難度大、沒有固定住所,成為影響農民工進城落戶意愿的三大主要障礙。而農村承包地、宅基地、惠農直補等政策,則是使許多人不愿放棄農村進城落戶的“三大因素”。
為了讓農民工“進得來、安得穩、能致富”,調查報告建議,應在社會保障上,將之與城市居民一視同仁。對放棄土地承包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的農民,給予適當補償,使他們有能力在城鎮買房;同時,改革義務教育階段的升學制度、教育資源、學籍管理等等,做好農民工養老,以解決他們轉戶后的子女就學和養老難題,堅定進城農民工落戶的決心。
同時,提供政策扶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返還機制、土地增值收益補償機制、承包地流轉機制、宅基地騰退機制、房屋拆遷補償機制,盡快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的確權登記,賦予農村土地財產權,疏通土地流轉梗阻,設法隔斷農民工與土地的“臍帶關系”,讓他們既不心存疑慮、也無后顧之憂,安心進城。
“循序漸進,采取自愿原則”也必不可少。農民工進城定居,解決起來不可能一蹴而就,應堅持穩步推進原則。同時,城鎮化是一個自發過程,應充分尊重農民意愿,進不進城、進哪個城,都應該讓農民結合自身條件自主選擇。
調查報告還認為,應通過強化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使農民工掌握一兩門技術,成長為新型產業工人,這樣有利于增加這一群體的工作穩定性,進而享受更多社會保障,這樣“他們的進城落戶熱情才會更高”。(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孫海華)
編輯:梁霄
關鍵詞:生活 就業 住房 農民工 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