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政協委員提案關注“左撇子教育”:配備相應教學手段
“慣用左手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而強行矯正可能導致孩子左右腦分工的紊亂,語言中樞發展的遲緩。會讓孩子產生不自信、逆反心理,對兒童人格及智能的健康發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針對“左撇子”群體(日常生活中慣用左手的人),江蘇省鎮江市政協委員、江蘇大學陳健美教授撰寫了一份“關注左撇子教育”的提案。
陳健美教授對澎湃新聞說,中國目前左撇子人口約有總人口的6%,而在教育階段,左撇子學生容易面臨“強行矯正”。而這將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提案呼吁,日常教育中應尊重學生使用左手的權利,并配備適應左撇子的教學手段。
強迫改用右手寫字的弊端
陳健美說,當初是受身邊左撇子朋友的啟發才寫了這份提案。“朋友小時候因為左手寫字遭到老師強烈糾正,產生緊張和自卑心理。”
“一開始考慮到這個話題冷門,但后來查了相關資料,發現值得探討。”陳健美告訴澎湃新聞。
陳健美在提案中寫道,據美國《醫藥日報》報道稱,左撇子占據世界人口的約10%。而陳健美經過調查發現,中國的現狀低于這個數字,約6%左右。“按照這個比重計算,中國左撇子人群至少8000萬,并且人數在增加。”
在現實生活中,隊左撇子的教育,我們通常是:他(她)們被強迫糾正,改用右手寫字,而這也成為老師及父母最可“接受的”結果,卻沒有顧忌孩子的自身感受。
“糾正左撇子影響學生身心健康,也違背教育公平原則。”陳健美說,慣用左手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而強行矯正可能導致孩子左右腦分工的紊亂,語言中樞發展的遲緩。會讓孩子產生不自信、逆反心理。
作為教育工作者,陳健美教授認為,在學校中,左撇子學生教育一直處于忽視的邊緣狀態。因為,左撇子學生的訴求一直存在,但尚未被平等傾聽。如果在追求共性的過程中,卻壓抑了學生的個性,那就違背了教育的初衷。對于左撇子學生營造包容性的教育氛圍,彰顯人性關懷,是教育部門應當承擔的責任。
政協委員:建立適應左撇子人群的教育方法
事實上,國外關于“左撇子”的話題探討已久。1976年的8月13日,美國堪薩斯州托佩卡市的一群左撇子成立了第一個國際左撇子日;1992年,英國倫敦左撇子俱樂部也將8月13日確定為國際左撇子日。
《環球時報》曾報道,19世紀初,左撇子在世界某些地方還被認為是精神疾病,但如今左撇子爭取平等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例如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小鎮Niwot就是以阿拉巴霍語中的“左撇子”命名的。在澳大利亞,有左撇子“足球聯賽”,愛爾蘭的一個小鎮有左撇子高爾夫比賽,而這個小鎮的名稱翻譯過來是“左撇子磨坊”。
毫無疑問,在一切似乎都是為右撇子設計的世界里,左撇子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不便和困難。體現在教育中,就是一切教師指令幾乎都以右撇子的習慣為準。“例如分辨左右,稱寫字的手是右邊;體育課上,教師示范動作時,基本都是右手示范。”陳健美表示。
對此,陳健美建議,學校在日常教學中,應考慮到左撇子人群。“不要求左手寫字的學生對筆順的單一寫法;體育課上,教師示范動作時,右手示范后再進行一次左手示范;對有條件的學校,特別在幼兒園和小學教育中,手工課上為左撇子孩子配備左手用剪刀。”
“教育不能按照一個模式,尊重學生內心,順勢引導,讓每一個受教育的孩子都感受到公平公正。”陳健美說,依據規定,未來兩個月鎮江教育部門將對這份提案做出答復。
編輯:梁霄
關鍵詞:政協委員 提案 關注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