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快遞業綠色包裝亟待推進
隨著電商的迅猛發展,我國快遞業的發展有多快?近兩年的快遞業務量會給你一個直觀感受:2015年206億件,居世界第一,平均每人10多件;2016年313億件,平均每人20多件;2020年預計將達到700億件,平均每人50多件。如此驚人的快遞業務量,所消耗的包裝物料也是驚人的,2015年全年消耗的數據是:編織袋31億條、塑料袋82.68億個、封套31.05億個、包裝箱99.22億個、內部緩沖物29.77億個、膠帶169.85億米,膠帶總長度可繞地球赤道425圈。由此產生的快遞垃圾,你能想象嗎?
今天讀者來信反映、提出的問題,是個帶有相當普遍性的、不得不直面的問題。可以說,用“過度包裝”“浪費驚人”來形容當今我國的快遞包裝,一點兒也不為過,它給環境帶來的污染同樣是很大的。
快遞業使用的包裝物料分為運單、封套、紙箱、塑料袋、編織袋、膠帶和緩沖物七大類。我國紙箱使用量約占快遞總業務量的50%、塑料袋約占40%。有數據表明,有55.6%的消費者在拿到快件后便將包裝丟棄。目前我國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的實際回收率不到10%,我國包裝物的總體回收率不到20%,而在一些發達國家,紙板類包裝物回收利用率達45%左右,塑料類包裝物回收率則在25%左右。我國平均每件快遞透明膠帶的用量是0.8米。
所以,對我國快遞業而言,遏制過度包裝,推進綠色包裝,減少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已迫在眉睫,這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2015年10月出臺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綠色節能”作為快遞業發展的目標之一;2016年8月國家郵政局出臺的《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對如何促進快遞業綠色包裝,提高快件包裝領域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包裝耗用量,減少環境污染等作了謀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基本建成社會化的快件包裝物回收體系的目標。
對包裝總量龐大、種類繁多的快遞業而言,要完成這一目標,可謂任重道遠。快遞包裝標準滯后、回收循環難度大、環保意識不足,是阻礙快遞包裝綠色化的三大瓶頸。要打破這些瓶頸,還有大量工作要做。比如,必須解決現行標準多為推薦性指標、約束力不強、執行有難度等問題,出臺國家級的強制性標準;要解決對快遞件“五花大綁”、過度包裝問題,首先得解決野蠻裝卸、分揀問題;要提高包裝物料的循環利用率,很重要的一環是,對消費者而言,可再利用的包裝物如紙箱、塑料等垃圾,要有地方處理。拿我自己來說,每次面對快件產生的紙箱與塑料等垃圾,都會既心疼又糾結,留著讓收廢品的上門收購吧,放在家里太占地,放在樓道又不合規矩;想扔到可回收物垃圾箱里,卻發現小區原有的可回收物垃圾箱已經消失。所以,常常是留了幾天便又忍不住扔垃圾箱了,只是扔的時候盡量讓拾荒者能看得見。
細節決定成敗。要解決快遞業的過度包裝問題、推進綠色包裝,就須在一個個具體環節、細節上下真功夫、花大力氣。
《 人民日報 》( 2017年02月21日 20 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包裝 快遞 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