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張福貴:文學教育實現文學生活
文學教育要為社會發展增加熱度,也要為民族思想增加深度,如此才能豐富人類思想的容量,提升時代精神的質量
吉林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 張福貴(人物速寫)蔡華偉繪
我不只一次地被問到,文學到底有什么用?其實,在這種問詢之中,可能包含著兩種悖反的文學價值觀:一是把文學看得太輕,一是把文學看得太重。太輕太重都不是文學合適的角色,在人類文明發展和人性完善的過程中,我們只是不能缺少文學和文學教育。
作為一種職業身份,文學寫作是一個歷史極為悠久的行業;作為一門學科,文學卻是近代之后才日漸形成的專業。大學的文學教育并不是以培養作家為目的,也不只是以培養語文教育和研究工作者為目的,而應該有陶冶人的情懷,涵養完美人性,使人更加充滿想象力和表現力的目標。所以,文學教育其實是一種超越學科和行業的人文教育。
我從一個文學青年成長為一名大學文學教授,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學的波峰浪谷和中國大學文學教育的變革過程。吉林大學中文專業幾乎是與共和國一同成長起來的,先由延安魯藝等解放區院校的一批教員籌創,后有其他大學一批教授加入,兩種不同的學術傳承相得益彰,形成了穩重而不保守、開放而不激進的學術品格。楊振聲的嚴謹、廢名的靈動、汪馥泉的廣博、公木的激情,構成了吉林大學文學教育的鮮明特色。他們以創作成名,以教育落腳,言傳身教,從不同層面影響著一代代學子。自然的時差使我未能與諸多先生謀面,但浸潤其中的我也感到了受五四新文化熏陶和戰爭烽火洗禮的那一代人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懷。文學教育要為社會發展增加熱度,也要為民族思想增加深度,如此才能豐富人類思想的容量,提升時代精神的質量。
文學教育是培養激情和浪漫的最好方式。人如果沒有了激情和浪漫會沉寂,社會沒有了激情和浪漫就會失去色彩與活力。我曾經多次和剛入學的學生說,如果你到中文系渴望做一個作家,或者渴望像理工科那樣具體掌握一門學問,那么可能就會失望,文學教育是在不學而學、無用之用之中。大學的文學教育會不知不覺地改變著人的境界、情懷和氣質。這才是大學文學教育最動人之處。
在文化生活不豐富、閱讀對象缺少選擇的時代,“文學青年”曾經是一種文明和才華的標志。而今天,文學青年已經消退了往日的光彩。文學被神化或者泛化都不是文學最真實的價值。我堅持認為大學的文學教育應該體現大學精神,培養目標定位要高,要培養民族的文化英才。大學的文學教育目的不是把文科學生培養成為適應市場需要的大眾寫手,而是要成為高雅文化的守護者和引領者。“接地氣”是不忘初心,與人民大眾同呼吸共命運,關注現實,改造現實,而不是在市俗化的浪潮中隨波逐流,成為精明的功利主義者。
當下中國的文學創作和文學教育在網絡時代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網絡不僅成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而且成為普遍的生存方式,極大地豐富和改變了人們的文化生活。特別是自媒體的勃興使人人都有了表達的權利和空間,當人人都是寫手的時候,傳統的文學創作和文學教育便都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于是,“文學還有什么用?”“文學教育向何處去?”并非是一個無需探討的命題。
我以為,無論世俗社會如何變幻,大學總要保留精神的潔凈。大學教師不僅是一個時代最尖端的知識人,也是一個社會最前沿的思想者。大學的文學教育首先要強化學生使命意識,使文學教育成為一種完美人性的教育:鍛煉人的表達能力,培養人的審美趣味,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從這個角度來說,文學教育不只是中文專業的課程,而是面向大學所有專業的通識教育,以涵養人性,提升全民文明素質。
毫無疑問,當下中國正處于一個“大時代”,大時代需要有能表征這個時代的高尚文化,而代表當代中國文化形象的不會是那種娛樂至死、本能放縱、玄幻穿越、宮闈權斗和一夜升天的流行文化產品,而是追求正義、直面現實,具有人文關懷敬畏之心的真文學。一個全民娛樂的時代絕不是一個昂揚向上的時代,一個缺少深刻思想和美好情感的人也不是一個完整的現代人。而在此中,大學與大學的文學教育應該承擔起培育美好人性的責任,立足高遠,發揮出自身的社會影響力,為人類和未來服務。大學并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通過一種氛圍提升年輕人的思想境界,改變人的精神氣質。從這個意義來說,任何大學都應該是人文大學。然而,這種風尚及境界恰是目前大學文化建設中所缺乏的。一句話,大學要有“文化”,應該培養有教養、有擔當、有品格、有個性、有終極人生關懷的精神追求者。這不是脫離甚而輕視大眾生活和大眾文化,而是引領大眾文化成為時代優秀文化和優美文學的先行者,實現“文學生活”。文學美善人生,予人以優雅和從容;涵養德性,讓社會增加熱度和深度。
作者簡介:
張福貴,1955年生于吉林省敦化市,畢業于延邊大學中文系。曾任吉林大學文學院院長,現為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教授、吉林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主要作品:《慣性的終結: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價值》《活著的魯迅:魯迅文化選擇的當代意義》《中日近現代文學關系比較研究》《文學史的命名與文學史觀的反思》《20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化批評》等。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張福貴 文學教育 文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