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中山碼頭百歲躉船面臨拆除 輪渡人盼給它找個家
在南京輪渡上百年的歷史中,服役最久的要數一艘躉船“浦龍”號。在一個世紀的漫長歲月里,它迎送過孫中山的靈柩,搭載過年輕的毛澤東去北京。這艘傳奇躉船,自2010年退休后便一直靜靜地停在中山碼頭北側的岸邊。最近由于濱江風光帶改造,這艘躉船可能要被拆除。輪渡公司認為它已經成為文物,但又無力負擔修繕費用。更重要的是,“浦龍”號需要一個水域來停泊,目前長江岸邊罕有地方能容下,不少老船工都希望,能給它找個“家”。
歷史
遮擋百年風雨,十幾億人次從它身上走過
對于不少南京人來說,輪渡是一種情結。在老一輩們心中,再多的過江通道飛馳,也比不上這里更能親近這條母親河。不過,很多市民不知道,他們曾經每天登船時踏上的躉船,已經是“爺爺輩”的年紀。
“可能人們對渡船更熟悉,但每天停在這里為候船人遮風擋雨的躉船功勞也不小,一百年來,少說有十幾億人次從浦龍號身上走過了?!蹦暇┹喍晒巨k公室主任張勇告訴記者,這艘躉船于1913年開始建造,在長江大橋建成之前,市民過江全靠輪渡,而對于北上南下的全國旅客,這里也是必經之地。“據記載,輪渡最繁華的時候日均客流有16萬,即便后來長江大橋、二橋等過江通道建成,輪渡每年仍有近1000萬人次的客流量?!?/p>
見證百年風云,孫中山靈柩從這經過
昨天,南京市輪渡公司退休船長蔡惠昌也向記者說起“浦龍”號躉船的故事。如今已經80歲的他,上世紀50年代剛工作時,便經常聽師傅講這艘船的歷史。
1914年“浦龍”號建成時,還有一艘姐妹船,叫“京浦”號,當時停在浦口碼頭,抗戰期間被日軍炸沉,船和當時在里面躲避轟炸的旅客全部被炸死。
1929年,孫中山先生的靈柩通過津浦鐵路從北京運抵南京,在浦口碼頭稍作??亢筮^江,最后安葬于中山陵,“浦龍”號正是當時的見證者。
“我還聽說,解放后李宗仁歸國,特意到中山碼頭來看看,并拍照留念,感慨這里還是老樣子?!辈袒莶嬖V記者。由于當時津浦鐵路帶來了人氣,中山碼頭成為南來北往的要塞,從這里經過碼頭,都要跨過“浦龍”號。毛澤東當年從家鄉出來北上時,也是從南京下關乘渡輪過江乘火車進京的;法國總統密特朗任職期間,訪問南京時也乘過渡輪“中山一號”,“浦龍”號都是見證者。
現實
船面殘破不堪,絞盤仍能轉動自如
雖然已經從客運崗位上退役,但如今的“浦龍”號仍靜靜停靠在中山碼頭北側。從濱江風光帶向下看,一條漂浮在岸邊的尖頂長廊,便是這艘傳奇躉船的“真身”。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浦龍”號船長96.8米、寬9米、型深2.4米,總共633.28噸,船體分為兩層,下層內艙里囤放一些壓艙的重物,隨水面上下浮動的躉船起到連接渡輪和碼頭的作用。
昨天下午,記者登上“浦龍”號。從破敗的頂棚和厚厚一層鐵銹的柱子上,可以感受到它厚重的歷史。市輪渡公司總經理李壽龍說,這艘躉船的結構全是鉚釘連接,這種工藝如今已經幾乎看不到了,仔細查看便能看出它的精良工藝,不少輪渡工人都覺得,即便后來新造的躉船質量也未必趕得上“浦龍”號。
由于本身沒有動力,躉船上最大的設備就是固定錨鏈的兩個絞盤,直徑近1米的絞盤頂端,仍能看到“求新制造機器船廠”的字樣,并注有甲寅1914的年份。李壽龍說,雖然已經100多歲高齡,但這個“關節”仍運轉自如,只要稍用些力,一只手就能推動,即便不保養也沒有任何銹蝕。
雖然主要部件仍能運轉,但“浦龍”號的船面已經非常殘破,鋪設的水泥板坑坑洼洼,一些鐵質部件銹跡斑斑,有的地方甚至已經銹穿。頂棚的石棉瓦也已壞了不少,漏雨嚴重。
面臨拆除,輪渡人希望為它找個“家”
據老一輩輪渡工人回憶,“浦龍”號建成后,先??吭谳喍苫疖嚨睦辖诖a頭,中山碼頭修建后便拖了過來。抗戰期間姐妹躉船被炸沉后,又新建了“浦鰲”號躉船,兩艘船又一同“服役”了近半個世紀。資料顯示,上世紀80年代,“浦龍”號經過一次大修,被移至了浦口碼頭替代“浦鰲”號,輪渡公司新建了100米長、14米寬的“中山躉船”放在中山碼頭。
2010年,“浦龍”號被查出有太多隱患,出于安全考慮這才讓它“退役”,之后拖到中山碼頭旁至今。
“躉船一般使用期限在30年~40年左右,它這已經算是超期服役了?!睆堄赂嬖V記者,近年來濱江風光帶建設拆除了不少江邊的破舊建筑,很多躉船都拆了,更不要說年久失修的“浦龍”號,近日有關部門也希望輪渡公司能將它移除。
“我們幾代輪渡人都舍不得,希望能將它作為歷史文物加以修繕保護,但是面臨的比較棘手的問題就是資金和停泊水面。輪渡公司作為公共交通的一部分,沒有能力拿出這樣一筆錢來修繕它,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艘近100米長的船需要一塊水域來停放,我們目前了解了一下周邊的水域,很難找到地方?!睆堄卤硎?,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視起來,協調一個解決方案,讓這艘見證歷史的躉船不至于走向消失的命運。
未來?
多說1句
風景長廊
更應是歷史畫卷
濱江風光帶是南京重點打造的一條城市景觀線,曾經支離破碎、雜亂無序的長江岸線,經過大力清理,成了一條貫穿南北的“綠色項鏈”,市民可以來這里散步騎車吹吹風,沿線還有多個全新的旅游景點,讓大家可見江可親水。
不過,濱江風光帶不應僅僅是一個風景長廊,更應該是一幅歷史畫卷。在江邊駐守百年的“浦龍”號躉船,承載著幾代南京人的記憶,其本身早已成為一道有著豐富內涵的風景。一拆了之,豈不是太可惜。
一江之隔的浦口火車站,如今正在啟動文物修繕,將一些浦口火車站附近的老建筑“修舊如舊”,打造民國風情小鎮??梢?,這些見證歷史的“老家伙”,不僅不是“累贅”,而且還是可利用的“資源”。
南京人素有“民國情結”,我相信,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在偌大的江面上,“浦龍”號一定會找到屬于自己的地方,繼續發揮它的“余熱”。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中山碼頭 百歲躉船 輪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