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要聞 要聞
如何筑牢“防火墻”?“老金融”解析新形勢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題:如何筑牢“防火墻”?“老金融”解析新形勢
中新社記者 楊陳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整頓規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風險“防火墻”。
中國金融運行出現了哪些新情況?金融風險“防火墻”要如何筑牢?金融監管體制應該如何改革?兩會期間,中新社記者采訪了多位“老金融”,對上述問題進行解析。
楊凱生:加快建立協商統籌監管的有效機制
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再提筑牢金融風險“防火墻”,全國政協委員楊凱生認為,這說明中國的經濟金融的運行,與前些年相比確實出現了一些新情況,面臨了一些新問題。監管部門應加快建立協商統籌監管的有效機制。
楊凱生在金融機構工作近30年,擔任過中國工商銀行行長,被中國銀監會聘為特邀顧問。
在他看來,當前金融風險,除傳統的銀行貸款風險外,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發育、金融改革深入,跨市場、跨行業、跨監管的金融產品越來越多,多元化的金融機構、投資者參與金融交易活動和投資活動的方式越來越多,一些新的問題、風險就會不斷地出現。
“在新的一年里,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認為是有針對性的,是審時度勢提出來的重要方針。”楊凱生說。
他進一步表示,從目前中國的金融形勢和風險判斷,風險總體可控。“2016年四季度,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幾年以來首次出現了下降的態勢,這說明整個形勢是趨穩的。而且中國銀行業的撥備水平與國際同行業相比,也還是比較高的,資本充足率也完全達到巴塞爾協議要求的。所以中國銀行業防御風險的能力還是強的。”
李若谷:重點關注金融企業內控機制
如何判斷中國目前的金融形勢和風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李若谷認為,風險的出現是一種客觀規律,隨著業務的拓展,“防火墻”是不同領域總要建立的必要措施。
“我們應該在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建立內部的控制機制”。在李若谷看來,監管機構與金融機構就是醫生和病人的關系。
他解釋說,監管機構基本像一個醫生,他給你檢查身體,發現哪里有問題。但是如果病人不按醫生的要求去辦,那他還是治不好病。所以金融機構自身的內部風險控制能力以及相關機制的執行是很重要的。
李若谷指出,現在監管的重點是注意金融企業內部控制機制是否完善。如果有,它是否能夠嚴格運行,不斷發現、修正問題,這個更重要。
梅興保:金融監管改革可分五步走
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銀行外部監事梅興保表示,現在有些金融監管部門間存在職能交叉,有些金融領域的監管存在空檔,有些新發展起來的金融機構需要監管;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整合現有的監管體制,來進行管理。
他認為,推行金融監管改革,可以分五步走:
首先,金融監管機構的職能要根據新的形勢、新的變化來重新調整;第二,監管空檔的地方要進行覆蓋;第三,要對國內國外業務進行統一監管;第四,要保護金融消費者;第五,要明確由哪個部門來牽頭協調金融風險救助,明確資金誰來出。(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金融監管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