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轉業軍人:7年還沒找到心儀的崗位 我不后悔
7年還沒找到心儀的崗位 我不后悔
尹敏
《中國青年報》“青年之聲”刊登了華中師范大學彭飛同學《找工作了,就讓我先做個理想主義的人吧》一文后,又連續發表了《支持彭飛同學找工作時“理想化”一點》《找工作還是現實一點好》和《找工作其實是要嫁給一個合適的崗位》3篇回應稿件。讀了這4篇文章后,我想結合自己的經歷談些膚淺的看法。
我們所處的社會雖然有萬千崗位,但要覓得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平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碰到一個感覺不錯的平臺后,還要在實際工作中去體驗,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用武之地,會不會心情舒暢。顯然,沒有親身經歷,不可能對這個平臺作出是否真正適合自己的判斷。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學生畢業后,一旦確定了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就要盡快去尋找機會,只要機會來了,就要緊緊抓住,全身心地投入。若是慢了半拍,就失去了一次人生體驗的機會,給自己留下不應有的遺憾。
我是一名自主擇業的轉業軍人,7年前,我脫下穿了20年的軍裝。畢業于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新聞系的我,在部隊一直從事報道工作,有比較豐富的新聞從業和機關工作經驗。跟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相比,我有慢就業的條件——每月都有一筆并不低的退役金,而且還有醫保,即使啥也不做,也無衣食之憂。但我覺得,自己正當壯年,還是應該趁早融入社會,只要有合適的崗位,不管是什么單位,都行。
2011年年初,在杭州開公司的一位高中同學想讓我給他做助理,主要負責起草文件和文化宣傳工作。我覺得,這個崗位難度不大,又能體驗民營企業的情況,還有老同學這個“靠山”,我就答應了。這是一家從事智能安防產品銷售的小微公司,由于當時房地產行業不景氣,盡管老同學帶領團隊想了不少辦法,公司的盈利狀況還是難有大的起色。在這種情況下,公司不可能在文化宣傳方面有什么投入,我的許多設想自然也就無法實現。這樣一來,我雖然是總經理助理,卻沒有多少事可做,更談不上有什么成就感,反倒像是一個吃閑飯的,成了公司的累贅。一年半后,我為了減輕老同學的負擔,就跟他“拜拜”了。
2015年11月,某省工商聯需要請一個有新聞寫作特長的人幫忙,主要負責兩項工作:一個是每月給本單位主辦的內刊寫一篇5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訊,另一個是每周給一份報紙寫一篇新聞稿。一位好友聽說后,當即推薦了我,面試后,雙方都比較滿意。我當時想,這是我離開部隊以來碰到的最好的一個平臺,好就好在工作輕松,還能比較全面地了解這個民營經濟大省的具體情況。等到上崗以后,我還發現了其他方面的好處。比如,領導和藹,同事友善,管理溫和,尤其是單位飯堂很有“可吃性”,中午花5元,每天不重樣的五菜一湯可以隨便吃。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漸漸意識到了一種無奈。我沒有采訪對象的選擇權,不能單獨外出采訪,只能跟著調研組順帶采訪,因而次數和時間都很有限,大部分稿件只好根據有限的第二手材料完成,而且,許多素材既沒什么新聞價值,又只能按照材料的要求撰寫。說實話,我盡管酷愛寫作,但寫這種材料味道很濃的新聞稿件,我體會不到寫作的樂趣,雖然發表了不少,但沒有絲毫的快感。去年12月,我離開了這個當初讓我怦然心動的地方。
經過7年的努力,我雖然還沒有找到一個真正心儀的崗位,但我不但沒有半點懊惱,而且還特別感恩這7年的經歷。它讓我明白了一個就業的道理:只要是感覺不錯的崗位,就值得去嘗試,即使真不合適,也可及時退出。這種嘗試不管時間多長,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試想,如果我在晃蕩了7年后才想著找點事做,還能像現在這樣從容和淡定嗎?
編輯:梁霄
關鍵詞:轉業 軍人 崗位 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