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羅錦鱗:藝術創作需要“精氣神”
——再觀京劇《智取威虎山》有感
“穿林海,跨雪原……”多么熟悉的唱段!前幾日,國家京劇院出品的《智取威虎山》在梅蘭芳大劇院拉開了帷幕。40年多后,再次觀看此劇,感觸很多、思考很多。劇場內座無虛席,兩個多小時的演出,觀眾踴躍、掌聲不斷。那些熟悉的唱段、精彩的場面和身段、悅耳的音樂,一下子把觀眾又帶回了那個特殊的時代。傳統戲曲表現現代生活,哪怕是今天的觀眾,也可以接受和喜愛。這樣的實踐,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它可以幫助我們展開在戲曲改革中,如何繼承、如何創新、如何發揚的宏大話題。戲曲藝術具有虛擬、象征和寫意的藝術特色,用歌舞表演故事,唱念做打舞、四功五法、手眼身法步、聲腔和文武場、角色行當……都是戲曲藝術不可或缺的構成元素。而在繼承戲曲的這些傳統之上,如何結合創新、演繹現代生活、現代人物和故事等,都是十分值得思考的課題。
羅錦鱗
京劇《智取威虎山》舞臺劇照
戲曲要有傳統戲、新編歷史劇,而從發展眼光看,更需要去表現當代生活,擴大戲曲的表現內容,貼近今天的實際,靠近新時代觀眾的審美。否則,是非常不利于戲曲當今的生存的。戲曲的程式、規律,是基于表現古人的生活而創造的。而如《智取威虎山》及其他一些劇目,在表現現代生活題材上,則都是我們今天需要借鑒和研究的。前人給我們做出了榜樣。無論是劇本、音樂、唱腔、人物行當、表演程式、身段武功等方面,都有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當然,它是那個特殊時代的作品,帶有強烈的那個時代的印記。然而,除去這一方面外,在藝術上我們不應當“倒污水把孩子一起倒掉”,我們不能“因人廢戲”。當時,為了創作這些劇目,集中了多少一流的藝術家,這是廣大戲曲藝術家共同創作的作品!
綜觀當今戲劇演出的整體狀況,我以為,不管是演員還是觀眾,還需要有一種內在的“精氣神”。今天,藝術創作的環境相比從前,早已得到空前的改善。我們不再生活在那個物質貧缺的時代,我們有能力打造更加精良的舞臺空間,甚至制作出極具奢華的舞臺布景。但是,我們還需要時刻牢記戲劇創作的基點:人。這個“人”,包括了作為演員的“人”,也包括了作為角色的“人”。而人的基點是“精神”,也就是我們傳統藝術中所說的“精氣神”。
在戲劇的起源地希臘,古希臘人認為戲劇有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升華精神的作用,也就是著名的“卡塔西斯作用”。觀眾通過看戲,得到精神上的凈化和陶冶。我以為,要真正達到這一效果,我們作為創作者,必須首先凈化我們自己的精神,陶冶我們自己的情操,之后我們才能夠有能力、有資格去向觀眾傳達“卡塔西斯”。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要做到精神上的凈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當今提倡民族文化繁榮發展的美好時代,我們更應當嚴格地自律,要求自己恪守藝術家的責任,敬畏藝術,敬畏生活。
再次感謝國家京劇院的《智取威虎山》,讓我在幾十年后重新審視經典、審視藝術、審視生活。
(作者為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戲劇導演藝術家)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羅錦鱗 京劇 《智取威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