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從“一席44個菜”到“一碗燴菜一個饃”

2017年03月23日 10:53 | 作者:孫志平 甘泉 王林園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記者孫志平、甘泉、王林園

“白的是豆腐,綠的是白菜,紅的是肉……一鍋大燴菜,管飽管夠。”河南焦作市武陟縣北郭鄉趙馬蓬村的趙冬林不久前為母親辦白事,一切從簡。前來幫忙的親友鄰居30人,圍著三張大圓桌,吃了頓燴菜就饃饃。整個過程簡單卻不失肅穆。

記者在豫北焦作、濮陽等一些農村采訪發現,隨著白事簡辦、喜事新辦的文明新鄉風日益濃厚,“一碗燴菜一個饃”式的農村宴席流行開來。

端著熱氣騰騰的燴菜碗,趙冬林說:“我這幾年搞養殖,每年能賺六七萬元錢,雖然不差錢但也不愿意鋪張浪費。”一鍋大燴菜,只花四五百元。余下兩三碗,第二天也當了早餐,全都吃得干干凈凈。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與這兩年農村宴席競相比節儉的風氣不同,兩年前豫北農村則是“寧窮一年,不窮一天”。比排場、比闊氣、比新鮮……餐桌上的攀比陋習一度讓農民負擔沉重。

濮陽一貧困村村支部書記孫久道向記者介紹,過去辦一桌酒席非常講究:先上12盤涼菜,大家開始喝酒;然后上雞、魚、肘子、大肉4道主菜;每一道主菜配4個“鈴鐺”,即4個配菜;最后是12個蒸碗。這樣下來,一桌宴席要44個菜。“不算煙酒,一桌至少得花費400多元,辦一次宴席得一兩萬元。”

79歲的趙守祥是趙馬蓬村的老村支部書記,如今是紅白理事會的執事。他介紹,“以前村里誰辦白事,至少得殺一頭豬。由于辦的是‘全村宴’,至少30來桌,能從自家院子擺到鄰居院子,再擺到街上。”

與白事相比,紅事更加復雜。在一些村要連吃3天,前后7場宴席。趙守祥告訴記者:“有的村規矩多,結婚前一天就要擺兩次宴席。結婚當天,要先宴請男方親戚,然后宴請幫忙辦事的人;迎娶新娘回來要宴請女方親戚,最后還有一次‘酬勞席’。婚后第一天,還要有一次‘送飯’,又是一場宴席!”

酒席上的鋪張不僅帶來沉重經濟負擔,浪費也顯而易見。“酒不喝醉不為喝好,飯菜不剩不為吃飽。”豫北一位專門承辦農村宴席的廚師李浩偉告訴記者,農村沒有打包的習慣,一桌菜吃下來,吃一半倒一半的現象比較常見。“一些鄉鎮和有的大村,每年光餐桌上的浪費都近百萬元。”

一些縣鄉干部介紹,對餐桌上的攀比陋習,群眾意見也很大。但白事不鋪張會被說不孝順,紅事不攀比覺得沒面子。濮陽市臺前縣文明辦主任蔣坤說,受攀比之苦尤甚的是經濟條件一般的村民,有的一年掙的辛苦錢,一天吃喝精光,因此扭轉風氣勢在必行。

為此,臺前縣于2016年11月底出臺河南首個《農村紅白事標準參照指導意見》,詳細規定紅白事彩禮宴席標準,引導村民從簡從儉。臺前縣、武陟縣等豫北農村還普遍成立由老黨員、退休老干部等組成的紅白理事會,對婚喪嫁娶實行統一待客標準。村民通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在農村形成移風易俗的新風尚。

豫北一些基層干部表示,實踐證明,一旦地方黨委政府釋放出節儉辦事的信號,農民會很快響應、積極擁護。臺前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傳軍說:“這說明,鋪張浪費看似愈演愈烈,但早已不得民心。扭轉鄉風,其實只隔著一層窗戶紙。”

“拒絕鋪張浪費,形成節儉新風,事關民生疾苦,亦是民心所向。”武陟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宮衛紅表示,地方黨委政府、基層組織應當主動作為,以酒席上的節儉為突破口,讓移風易俗的新風早日吹入農村,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

編輯:梁霄

關鍵詞:燴菜 攀比 陋習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