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期待垃圾分類喚醒生態文明
垃圾圍城步步緊逼,大城市如此,中小城市也不例外。有專家早就指出,解決垃圾圍城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分類綜合利用。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對垃圾分類做出詳細規定。(4月5日《人民日報》)
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生產“垃圾”,而作為垃圾的終極去向卻往往是一個問題。如果只是將生活垃圾運往焚燒廠的話,大氣污染也是一個現實問題。同樣需要關注的是,各個城市的垃圾填埋場早就超負荷運轉,而如此填埋之后卻造成土壤的污染,從而引發新的環境問題。而當生態文明的腳步臨近的時候,“垃圾圍城”和“垃圾圍村”更是需要直面的問題。好在,國家已經開始重視垃圾分類問題,倡導和強制并行,將垃圾分類制度作為一種強制制度推而廣之,而這樣的分類制度其實能夠喚醒生態文明之光。
垃圾分類,人人可為。作為家庭成員來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比如將可回收、不可回收、餐廚垃圾等進行分類放置,最后再扔出去。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點滴行動和內容。而對于娃娃來說,從小就應該灌輸這種垃圾分類的觀點,讓其能夠懂得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從而能夠“勿以善小而不為”,從而成為一個生態文明鏈條上的積極分子,這是每個人力所能及的。
做足宣傳,面面俱到。垃圾分類和生態文明其實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很多人并不懂得到底應該如何進行垃圾分類。這其實需要做兩件事,一件事就是國家層面上建立完善的垃圾分類制度,推而廣之,通過層層設置進行這樣的分類,讓每個家庭、每個單位、每個社區都能夠懂得如何分類,才是科學而有效的。第二件事就是進行全方位和立體式的宣傳造勢。垃圾分類的推廣程度關系到每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文明建設成效。所以,如果沒有全方位的宣傳造勢的話,也不能夠達到既定的效果。
完善體系,多元聚合。垃圾分類工作其實一個系統工程,試想,如果每個家庭和單位都進行細致分類,但最終卻在收運和處置環節上“大雜燴”,這豈不是功虧一簣嗎?所以說,必須從完善分類、收運、處置多個環節發力,才能夠讓垃圾順利“變廢為寶”,成為可以利用的資源。因為在2004年,中國就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產國。2010年,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統計,中國每年產生近10億噸垃圾,其中生活垃圾產生量約4億噸,建設垃圾5億噸。如此規模的總量,是難以承受之重。
建設生態文明,垃圾分類其實是容易做到,而也是容易忽視的環節,對于你我來說,需要按照既定的方案,落實垃圾分類的政策,做一個辛勤的分類者。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垃圾 分類 文明 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