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縱議 縱議
美國務卿訪俄能否"破冰"
眼下,美俄關系正在經歷“脆弱時期”。有評論稱,在美軍空襲敘利亞后,美總統特朗普與俄總統普京的“友誼小船”還未起航就將面臨“傾覆”。而危急關頭,一向因“低調外交”飽受批評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將再次迎來“高光”時刻。11日,出席完G7外長會后,他將訪問俄羅斯。美聯社評論稱,蒂勒森“將向東方冒險”,成為特朗普內閣中首位訪問莫斯科的成員。
美“趁熱打鐵”鞏固成果
在特朗普決定空襲敘利亞前的幾小時,蒂勒森是力挺美國應做出“適當回應”的高級助手之一。在空襲后幾小時內,蒂勒森首次表達了特朗普政府對俄羅斯的嚴厲譴責。他還以一種特朗普此前謹慎回避的方式,公開向俄羅斯“叫板”:“阿薩德政府在統治敘利亞人民方面,不應再扮演任何角色。”
正當外界猜測,美軍59枚導彈將“攪黃”國務卿訪俄時,俄塔社發消息稱,應美方提議,俄外長拉夫羅夫與蒂勒森于8日晚通話。兩國外長商定將在個人會見時繼續磋商敘利亞問題。這暗示著,蒂勒森并沒有推遲甚至取消莫斯科之行。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楊成教授認為,蒂勒森此時訪俄頗有“先兵后禮”的意味,即以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為由頭突施“有限打擊”后再來尋求“有限合作”,實質還是探討如何與俄分配中東事務的主導權、話語權。“在某種意義上,俄美的行為邏輯極為相似,都是以斗爭求合作,而不是為合作而合作。”
“目前看,俄羅斯在這一輪美俄圍繞敘利亞問題的大博弈中已失去先手優勢。蒂勒森值此關鍵時刻到訪莫斯科,顯然是想趁熱打鐵,獲得更多于美有利的成果,為特朗普政權在中東地區積累起戰略優勢。”楊成說。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教授表示,蒂勒森曾在國內受到“親俄”質疑,此次在敘利亞空襲行動中的高調,也是在訪俄前展示姿態,有助其減少國內批評和不滿的聲音。但這一背景,也增加了其訪俄困難度:導彈襲擊后,兩國能否在敘利亞問題上達成妥協;這趟“姍姍來遲”的訪問能否重啟美俄關系。
兩國并沒打算“撕破臉”
值得一提的是,美軍空襲敘利亞后,俄美雙方并沒有打算“撕破臉”。
楊成指出,在敘利亞問題上,美俄一向是競爭與合作并存,雙方基本上維持了有斗有和、斗而不破的格局。未來俄美圍繞敘利亞問題很有可能“舞照跳、架照吵”,繼續通過代理人戰爭和雙邊談判兩條渠道平行推動彼此利益的動態平衡恐怕是常態。雙方直接發生武裝沖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否則蒂勒森也不用專程跑一趟莫斯科了。
“俄美在中東問題上的最大公約數是打擊伊斯蘭國。在奧巴馬執政晚期,兩國在此問題上的利益趨同已露端倪,只不過雙方取法不同”,楊成說,特朗普的強硬出擊并非要與俄分道揚鑣,而是抓住了反對化武這一道義制高點壓俄促變。“在動武前兩小時,美國便通過雙邊軍事渠道告知俄方,也正是看準了俄不愿承受與美對抗結果的心理底色。這更像是一場心理戰。”
楊成認為,就俄方而言,“底線中的底線”在于保住在敘利亞的利益和影響力,巴沙爾政權的安全是問題,也不是問題。問題在于,俄在國家權力的屬性上明顯高度依賴強制力,經常表現為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美指望蒂勒森訪問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可能性并不大,雙方還需要經過更多磨合才可能最終妥協。
吳心伯也指出,雙方會就敘利亞等熱點問題作初步溝通,但很難取得明顯進展。在美軍空襲敘利亞背景下,要普京讓步妥協并不現實。
蒂勒森訪俄的話題當然不會限于敘利亞問題。楊成指出,兩國關系正常化肯定是優先討論的議題,其中烏克蘭東部局勢是個繞不開的坎兒。另外,伊朗核問題不可能不涉及。蒂勒森還可能會向俄通報習近平主席訪美的成果,畢竟這對塑造中俄美戰略三邊關系的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俄羅斯也是朝鮮半島事務的利益攸關方,雙方一定會就朝鮮核問題舉行磋商。
實現關系正常化非易事
關于俄美關系前景,吳心伯認為,兩國關系很難有明顯改善。特朗普改善關系的意愿,遭到美國國內輿論、民主黨和共和黨內部的強力反對,“通俄門”調查仍未結束。《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美國前駐俄大使麥克福爾說,俄羅斯的確抱有與美改善關系的想法,但結果如何,并不取決于蒂勒森與拉夫羅夫談了什么。
楊成進一步分析,俄美雙方一定會謀求實現兩國關系的正常化,但要實現“重啟”并非易事。受制于雙方關系的結構性矛盾,俄美關系可以升溫,但不會過熱,更難徹底修復。有限沖突與有限合作并存、突發事件與競合常態同在,將是兩國關系的基本面。
“兩國關系走向要等今年7月G20峰會后才能看得更清楚。屆時,普京與特朗普可能進行會晤。蒂勒森此訪可能也是為兩國元首會面做準備。”吳心伯如是分析。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蒂勒 勒森 敘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