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讓“蒙娜麗莎”開口說話
日前,美國新澤西州貝爾實驗室的電腦專家莉蓮·施瓦茨認為,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實際上是這位畫家對鏡所畫的自畫像——她將達·芬奇的自畫像反過來和“蒙娜麗莎”相疊,發現這兩幅畫的眼睛、發際線輪廓、雙頰和鼻子均一模一樣。其實這并不是第一次有人提出這個猜想,日本音響研究所的鈴木松美就指出,“蒙娜麗莎”不僅容貌與達·芬奇的自畫像相似,而且用聲紋技術從數量上證實“蒙娜麗莎”的聲音與達·芬奇一模一樣。難道,“蒙娜麗莎”能說話?
達·芬奇自畫像 資料圖片
蒙娜麗莎 資料圖片
聲紋鑒定的秘訣
我們知道,每個人的發音器官都有小的差異,發音和調音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聲紋鑒定正是利用人的聲音各有特色這一特點,將聲音輸入聲譜儀中,把人聲的機械振動變成可見的頻譜圖像(這種圖像就叫聲紋)來加以鑒別。聲紋猶如指紋各不相同,也可以說是每個人特定的身份證。
由錄音用集成電路存儲器和在各頻率分析聲音的計算機共同構成的聲譜儀,能夠分析50赫茲至8000赫茲的聲音。計算機中分析聲音的濾波器有兩種,一種是寬帶,一種是窄帶,能夠連續調節。顯示裝置可以將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熒光屏上或專用記錄紙上。顯示的圖像稱為聲紋,其中顏色的深淺表示了聲音的強度。
通常,我們說話與所傳達的信息比較,總是帶有大量多余的話語。據大腦機械論專家統計,一分鐘內一個人所說詞句的完整聲紋圖含有近200萬比特,或每秒約35000比特。而普通人大腦里處理信息的速度不超過每秒45比特。換句話說,我們大約只利用了詞句聲紋圖的千分之一,就能懂得其中含義。其余大量多余的話不僅能使我們了解交談者,還能從成千上萬的其他人中辨認出他。
由于不同的說話人在發同一語音時,產生有相當差別的聲紋,這種差別就體現了個人特征,所以聲譜儀可以幫助我們分辨出許多人的語言。有時即使言語很模糊,甚至詞不達意,也都可以辨明。而聲音的這一特征,已經被很多國家用于刑事案件的偵破。
如何讓名人聲音“再生”
人的聲音是由振動聲帶并通過喉嚨在口腔或鼻腔共振而發生的,因此,聲帶的形狀或大小以及從喉嚨到口腔的容積,成為決定個人聲音的主要因素??茖W家們認為,若有容顏的形狀或身高的數據,借助語言合成器,就有可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歷史人物的聲音。
語言合成器主要由發出一個個單音的發生器、模擬人聲道的電子等效電路、模擬鼻腔及口腔的電路等三部分構成。發生器由產生輔音的白噪聲發生器和產生元音的三角波發生器組成;模擬人聲道的電子等效電路制成尺寸能自由改變的喉嚨模型,當輸入臉的外形尺寸時,就清晰地顯示出那人聲音成分中的個人特性。
在日本科學家開發出的聲音發生器PC-6001MKII系統中,至少要輸入十二項數據,包括顴骨的寬度,從眼睛下到鼻尖每隔1厘米的大小以及從其下到下巴每隔1厘米的大小,嘴寬,從兩眼間中心到嘴的位置,鼻尖和枕骨部每隔1厘米的大小,身高、年齡、性別等。如果數據不足,也可設定最相近的值補充。
“蒙娜麗莎”和達·芬奇的聲音都是這樣合成的——科學家們通過肖像畫或照片推測求得最合適的數據。然而,“蒙娜麗莎”臉型的尺寸光靠這張神秘的微笑畫像是不夠的。所幸,在意大利米蘭還保存著達·芬奇所畫的“蒙娜麗莎”的側面素描,將這兩張畫像測得的數據合在一起才做出“蒙娜麗莎”臉的立體模型。
人們對這項研究還有很多疑問,但大家更期待儀器能不斷改進,讓我們聽到更多歷史人物的聲音。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蒙娜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