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進口食品亂象:“李鬼”干擾大 營養有別迷信不得

2017年04月14日 08:06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泰國的榴蓮、芒果,澳大利亞的牛肉、海鮮,意大利的肉醬、通心粉,德國的香腸、奶粉……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多的進口食品進入中國家庭。買進口食品,有人為了嘗鮮,有人覺得味美。那么,市場上琳瑯滿目的進口食品,是否真的適合中國人的胃?想買到真正的進口食品,有哪些技巧?吃進口食品就一定更安全嗎?

渠道多了,市場監管有空白

相對于傳統的貨物貿易進口,跨境電商、海淘和代購等非貨物渠道進口的食品有不少游離于監管之外,在分包、運輸、投遞過程中可能發生二次污染

“感覺味道不對勁,很可能買到了變質商品。”最近,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某公司員工李強衛在一家跨境電商平臺買了澳大利亞進口的德運(Devondale)脫脂奶粉,沖泡時發現奶粉味道有些問題。

李強衛愛喝脫脂牛奶。前段時間,他聽朋友說澳大利亞進口的德運奶粉質量好,托人從國外帶了幾包回來。李強衛覺得口感不錯,就嘗試著通過跨境電商購買,沒想到,網上買的奶粉跟朋友帶回來的完全不是一碼事:

“沖泡時,發現杯底的奶粉很久化不開,又黏又稠,有點像膠水。”李強衛說,他硬著頭皮嘗了一口,幾乎沒有牛奶味,就像是沖開了一包面粉。

“肯定是奶粉質量有問題。”李強衛給該跨境電商平臺的客服人員打電話,要求退貨,對方卻一口咬定:“我們的奶粉都是海外直采,質量經過層層把關、權威檢測,100%是原裝正品。再說,你買的奶粉已經拆了包裝,影響二次銷售,不能退換貨。”

沒辦法,李強衛只能在網上給該品牌奶粉差評,并留言提示其他人慎重選擇。“幸好只買了一袋。”李強衛無奈地表示,這是買奶粉最糟糕的一次體驗。

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認為,一般來說,經過監管部門許可的進口食品,質量是安全的。這些年,跨境電商、海淘和代購興起,進口渠道多元化了。相對于傳統的貨物貿易進口,這些通過快遞等渠道進口的食品越來越多,大部分游離于監管之外,在分包、運輸、投遞過程中還會遭遇“二次污染”。比如進口奶粉由于物流運輸過程長、環節多,有些還需要特定的溫度、濕度條件,如果快遞公司不專業,就可能發生變質。

家住哈爾濱松北區的沈芳早餐時喜歡喝一杯麥片。上個月,沈芳看見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賣澳大利亞的進口麥片,說是蛋白含量高、糖分少,沈芳就買了三大包。

沒多久,進口麥片到了,沈芳卻很茫然:包裝袋上都是英文,根本看不懂是什么品牌。上網一搜,才知道是澳大利亞奧伯頓營養代餐水果燕麥片。打開其中一包,麥片已經板結變硬,用水一沖,“都有那種油脂被氧化的哈喇味了。”沈芳仔細查看麥片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發現已經過期。再查看剩下的兩包,盡管還在保質期內,不過也快到期了。

國家質檢總局在檢測中發現,這些年,幾乎所有種類的進口食品中,都曾被檢出過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的情況,其中一半以上是糕點餅干、飲料、糧谷及制品和乳制品。進口食品發生微生物污染、過期等問題比較突出。

亂象不少,“李鬼”食品干擾大

市面上打著“進口食品”旗號的食品數量遠遠超過從正規渠道進入國內市場的食品。許多消費者精心挑選的進口食品,其實是“假進口”,不僅令人掃興,還可能引發新的食品安全問題

“我從網上買的費列羅巧克力和從超市買的味道有明顯差別,送監管部門檢測,結果發現是假貨。”最近,正在準備婚禮的哈爾濱市居民王瑩玉在淘寶上買了一大箱費列羅巧克力做喜糖。“店家網頁介紹中寫著產地意大利、原裝進口,銷量和評價也還可以,我就下單了。真后悔貪圖網上比超市價格低的小便宜。”

王瑩玉是進口食品網購達人,“泰國的榴蓮糖果、芒果干,澳門的肉松、杏仁餅,意大利的肉醬、巧克力……這些進口零食我經常購買。多年購買積累的經驗是,進口食品特別是一些散裝食品,吃上一口才能分辨真假,因此,最好先少量購買。但這次準備喜糖比較倉促,一時疏忽買到一大箱假貨,真掃興。”

據業內人士介紹,市面上銷售的“進口食品”分三類:

第一類是產地在國外,由國內經銷商粘貼中文標識并在國內銷售,外包裝沒有國內的衛生許可證號,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進口食品。

第二類是原料由國外廠家生產,國內廠商進行包裝和經銷,包裝上對產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較詳細的標注,有國內的衛生許可證號,這實際上是國產食品。

第三類是包裝上是以外文為主,沒有國內的衛生許可證號。這其中,很多是粗制濫造的冒牌貨。

調查發現,目前國內市場打著“進口食品”旗號的食品數量,遠遠超過從正規渠道進入國內市場的食品。在一些地方,有的小作坊、小工廠假冒進口食品的商標,模仿進口食品的口味,大肆生產餅干、巧克力等食品,一些代理商購買后“自行組裝”,偽裝成意大利“進口”的費列羅巧克力、日本進口的白色戀人餅干等。在網上,很容易就能搜到假冒費列羅巧克力的包裝、標簽等,100個標簽只需1元錢。由于生產、包裝、經銷分散在不同的地域,很多交易都通過網絡進行,隱蔽性很強。這些粗制濫造的“李鬼”商品藏身于一些電商平臺,不僅干擾正常進口,還很可能引發新的食品安全問題。

如何避免買到假進口食品,業內人士提醒:“別貪便宜,別信‘特價’‘促銷’等噱頭。”比如,在費列羅官方旗艦店,最實惠的婚慶裝96粒需249元,每粒約合2.6元。而網上350元一箱共450粒的費列羅,每粒約合0.8元,這絕不可能是真的進口貨。

營養有別,迷信“進口”要不得

進口食品最好通過貨物貿易途徑購買,因為它們都是通過國家有關部門檢驗檢疫的,相對更靠譜。很多進口食品的營養成分根據國外不同人群的需求配制,不能盲從

北京西城區居民曹羽經常購買進口的零食飲料和調味料。至于哪個途徑更安全,曹羽認為:“實體店比較放心,跨境電商次之,海淘和代購問題最多。”

曹羽覺得,不管是通過哪種途徑購買,一定要選擇有正規代理商且包裝上貼中文標簽的品牌。所買食品最好是之前吃過的,這樣,對其口味就比較了解,“因為不同國家的食品口感差別很大,有的國家的人口味重,咱吃起來還真不一定能適應。”

“不能盲從、迷信進口食品。”胡穎廉認為,中國人與外國人的生活環境和體質上存在差異,進口的食品偶爾嘗嘗鮮沒有問題,但不能長期吃。國外的食品不一定就是安全可靠的。購買時,消費者一定要仔細識別包裝上營養成分表內的信息。國外很多食品的營養成分都是根據本國不同人群的需求配制的,例如,購買牛奶產品一般要注意鈣的含量,而含有氫化植物油的糕點要注意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海淘、代購的食品質量很難有保障。”胡穎廉說,有些國家和地區市場管理混亂,食品生產企業可能并不符合我國法規所要求的生產環境和條件。如果國內消費者貿然購買食用,很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最好還是通過貨物貿易途徑購買進口食品,因為它們都是通過國家有關部門檢驗檢疫的,相對更靠譜。”胡穎廉建議,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上購買進口食品,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大平臺,如果發現店鋪中的食品無中文標簽和檢驗合格證,要拒絕購買。通過海淘、代購等網絡途徑購買進口食品一定要謹慎。一些非正規的海淘和代購商家出售的進口食品,價格雖然便宜,但是往往沒有檢驗檢疫證明,安全風險比較大。

“大型超市應該會走檢驗檢疫,手續可能更全。”北京通州的張玲喜歡在大型商超買進口食品,覺得有保證。她偶爾也會在網上買一些進口零食,但不敢在淘寶個人店鋪買進口食品,原因是有些包裝上沒有中文標簽,看不懂,怕質量沒有保證,“一般在一號店或天貓超市的自營店買,感覺更放心。”

“消費者可以通過檢查進口食品包裝來鑒別質量好壞。”張玲說,一般正規的電商網站都會有該批次進口食品的檢驗檢疫證明和海關的報關單。在購買前一定要看清楚中文標簽的內容,包括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下單時向銷售商家索取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書。

“證書相當于進口食品的身份證,證書內容包括品名、品牌、包裝、產地、規格、生產日期、檢驗日期以及對產品質量和中文標簽的檢驗結果等內容。”張玲說。

■鏈接

啥樣的進口食品才靠譜?

食品進口商或者代理商應當向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主管部門備案。出入境檢驗檢疫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公布已經備案的進口商、代理商名單。

對首次進口的食品品種,或者首次進口、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且無相關國際標準、條約、協定要求的食品,其進口商應當向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相關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進口食品應當經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檢驗合格,海關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通關證明放行。

一旦境外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對我國境內造成影響,或者在進口食品中發現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的,出入境檢驗檢疫主管部門應當及時采取風險預警措施,并向國務院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國務院授權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部門通報。

進口的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我國有關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進口。

進口商應當建立食品進口和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或者進口批號、保質期、出口商名稱及其聯系方式等。發現進口食品不安全的,該食品進口商或者境外出口商應當依照規定召回該進口食品。

(尚 文)

■延伸閱讀

更改生產日期,逃避口岸監管,違規分裝銷售

買進口食品,當心這些貓膩

我國跨境電商發展迅速,人們購買進口食品越來越方便,不出國門,點點鼠標,就能買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但是,為了牟利,一些不法商家也玩起了貓膩:

手法一:故意將“到期日”標示為“生產日期”。國內一些食品經銷商會從境外進口已過期食品。這些食品原包裝的底部通常噴印著日期,并且原包裝上會用外文標明“到期日見底部”之類的字樣。進口商采用“偷梁換柱”的手法,用加貼的中文標簽遮蓋外文的“到期日見底部”字樣,并在中文標簽中將原噴印的到期日標為“生產日期”,以此延長保質期。

手法二:未經檢驗檢疫而私自進口到境內。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每一批次的進口食品都必須由經過備案登記的國內經銷商向我國進出口檢驗檢疫部門辦理入關手續,經檢驗檢疫合格后頒發衛生證書,并加貼經過備案的中文標簽,方可入境銷售。而實際操作中,部分進口食品整批次未加貼中文標簽,經銷商也未能提供該批次產品的衛生證書。此外,因疫情、食品安全事件等,質監總局可以發布公告或禁令決定停止從特定地區進口特定食品。而不少商家在禁令實施期間私自從境外進口違禁食品(或原材料)并出售。

手法三:未辦理生產許可卻擅自加工食品。對于某些裸裝食品的包裝(如巧克力)需申領生產許可證,但部分進口商為了更好地銷售產品,進口裸裝食品(含有運輸包裝)后,在不具備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將進口食品包裝或簡單加工為預包裝食品進行銷售。在分裝過程中,分裝場所的溫濕度、整潔狀況、污染物防控情況以及消毒設備等條件均直接影響了分裝后食品食用的安全性。

因此,消費者在選購進口食品時,一定要仔細查看標簽、索取相關證書、選擇正規渠道。盡量到聲譽較好、經營較規范的大型商場、超市選購,對無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和檢驗合格證的要拒絕購買,謹防受騙。

(本報記者 林麗鸝整理)

編輯:秦云

關鍵詞:進口食品 營養有別 李鬼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