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六安王陵區保護工程停滯 現場如“工地”
十年前,當六安雙墩漢墓第一代“六安王”劉慶的主棺被成功吊起時,原本不起眼的小村落引起國內文化界、考古界的關注。此后,考古部門確定此地是西漢“六安王”家族的墓葬群。未來如何保護乃至如何開發這一具有較高文化及產業價值的遺產備受期待。而考古發掘三年后,有媒體曝出雙墩漢墓的保護工程“擱淺”、甚至是“爛尾”。日前,當記者再次來到雙墩漢墓原址時,情況似乎依然沒有實質性改觀。除了路邊的幾處文保石碑和銘牌,這里更像一個路面坑洼的工地。
工地上正在建鋼構大棚
到今年,雙墩六安王漢墓的發掘已經過去整整十年,2013年,國務院將王陵區列入全國重點文保單位,2014年,國家文物局也發文批準同意六安漢代王陵墓地保護規劃編制立項。“級別”上去了,曾經停滯的文保工程現狀如何?4月6日,記者前往六安市雙墩村進行了實地探訪。
從312國道進入進村的道路后,沒多遠便能看到王陵的文保石碑。當地居民說,后來經過勘測,整個墓葬群的保護范圍達到15平方公里,很多地也被征用,但是說好的開發、保護、博物館還是沒見到。
根據當地居民的指引,記者驅車進入一條坑坑洼洼的小路,并在盡頭的一處圍墻上看到六安“漢代王陵墓地管理所”的牌子,上面還印有“中國文化遺產”的標志,而銘牌所掛的圍墻開了一道口子,里面依然是工地模樣。
記者在現場看到,圍墻內有一處鋼構大棚正在施工,里面有幾個工人正在忙活。現場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王陵所的人并不常駐辦公,現在施工的鋼構大棚是為了能夠在現場處理文物而建的。“像以前挖出來的‘棺材板’都拉走了,現場沒有條件處理,這個大棚以后要建成恒溫恒濕的那種,文物出來直接就可以進來處理保護了。”他又指著工地南側的棚屋說:“那個院子就是挖掘的六安王墓,有專人看著。”
“黃腸題湊”還在坑里
在現場,記者也見到了一號坑的看護者秦師傅,他正在工地里幫忙,平時他就常駐在一號坑旁的值班室中,和四周的攝像頭一起看守。“算來我在這也快十年了”,聽說記者要來看看一號坑的情況,他掏出一串鑰匙,示意讓記者自己開門去看看。
打開一號坑院子的大門,可以看到一座數千平米的鋼構大棚,中間是當初發掘的數米深的墓坑,棺槨布局依然清晰可見。墓坑四周用混凝土加固,中間的土堆是主棺所在處,上面還留著類似水池的白色“臺基”。白色的其實就是包裹物,保護著里面“黃腸題湊”的木材,外槨遺留的木頭在周邊的泥土里還清晰可見。
除了墓坑,大棚里現在沒有什么別的設備,只有幾只表現當年發掘盛況的展板,上面有一些介紹性的文字和圖片,還有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單霽翔在現場考察的圖片,這些圖片和現在的冷清對比強烈。也就是說,除了墓坑里的淤泥已經干了,目前的狀況似乎和七年前的媒體報道沒有太多區別。
合武高鐵為漢墓保護改道
事實上,這塊如今像個大工地的雙墩一號墓,當年引起了全國轟動。
在2015年南昌“海昏侯”大墓出土之前,漢代考古影響最大、最受人們關注的發現無疑是與長沙馬王堆并稱的“六安王”漢墓,持續多天的考古發掘曾引來國內無數媒體的報道。
一切要從2006年說起,當時合肥到武漢的快速鐵路正在修建,為了配合建設,省考古部門在金安區雙墩村發現了兩座西漢大墓。考察結果一出來更是令文化界興奮,經過考古發掘,一號墓出土有“六安飤丞”的封泥和鑄有“共府”銘文的銅壺,與六安國有關歷史記載相吻合,最終被專家鎖定為第一代六安王劉慶,二號墓為王后墓。據《史記》等記載,六安西漢時為六安國封地,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膠東康王少子劉慶為六安王(共王),后歷經夷王劉祿、繆王劉定、頃王劉光等共五代,一直到王莽篡漢時絕。
為了保護王陵,當時的合武鐵路臨時變更規劃,向南改道百余米。后經精確勘察,這是一片西漢六安王家族的王陵墓葬區,面積15平方公里內有大小墓葬近50座,僅“王”一級的墓葬就有4座。這種級別的漢代王陵區在我省是空前的發現。
因規劃資金等欠缺陷困境
在一號墓的主棺被吊起后,這處墓葬也逐漸應由發掘階段向后期文物處理、學術研究以及保護開發等階段過渡,相對于當初的高曝光度,發掘后的漢墓漸漸淡出人們關注的焦點。
然而2010年,權威媒體報道稱,在雙墩漢墓發掘三年后,漢墓及王陵區的原址保護工程幾乎陷入停滯狀態,不僅沒有想象中各種場館的影子,一號坑甚至還像個“工地”,包括當時被重點解讀的“黃腸題湊”,只是包裹了保護層,但依然浸泡在坑底的淤泥中。
根據當時文保人員的分析,原址保護工程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是欠缺規劃、資金不足以及體制不順的問題。比如,當時300萬的資金只能用來開展發掘、看護、出土文物保護處理等基礎性應急保護工作,其它的諸如“黃腸題湊”墓室的基礎保護工程以及博物館主體工程的建設還都亟需落實。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六安王陵區保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