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家庭醫生要數量更要質量
國家衛計委負責人日前表示,目前,已有26個省區市出臺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性文件、實施方案。今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被列為深化醫改10項重點任務之一,將擴大到全國85%以上地市,全國六成以上的重點人群將擁有自己的家庭醫生。(5月3日《新聞晨報》)
此前,國家衛計委等部門多次出臺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力爭實現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簽約醫生。而截至2016年底,在已經開展的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22.2%,重點人群簽約率達38.8%。因此可以相信,隨著這項工作的強力推進,到2020年,實現家庭醫生全覆蓋應該問題不大。問題是家庭醫生數量有了質量如何,能否解決看病難和貴?畢竟,費點紙、簽個約容易得很,真正為患者排憂解難,讓醫改利好惠及每個家庭,卻不太簡單。
雖然,我國現階段的家庭醫生,是一種基層特有的服務項目,其基本醫療服務涵蓋常見病、多發病的中西醫診治、合理用藥、就醫路徑指導和轉診預約等。同時,讓居民有自己的健康檔案,全面、及時、科學地掌握居民健康信息,進行健康管理,是各地試點的基礎內容。但推進家庭醫生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實現首診在基層。試想,如果相當一部分的家庭醫生不合格、徒具其名,甚至成了“南郭先生”,那么這樣的家庭醫生又有多大意義?
當然,既為家庭醫生,就不應太過苛求。但有所作為,在基層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為分級診療奠定基礎,應是題中之義。家庭醫生只有為簽約對象解決問題,讓居民實際受益,才能建立起信任關系,也才能使改革走向成功。
這要求,對于家庭醫生,要數量更要質量。換言之,家庭醫生既要有數量可供,更要有質量可信。要知道,公眾希望或者認可的家庭醫生,還是有一定標準、能發揮實實在在作用的。期待各地在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擴大覆蓋面的同時,不為數量遮望眼,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高醫生技能,努力實現衛計委所提出的,到2020年,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簽約醫生。合格者,質量也。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家庭醫生 數量 質量 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