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工業4.0”重塑德國制造業
新華社記者喬繼紅
“工業4.0”概念于2011年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首次被提出,如今已在德國走過6個年頭。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長約翰娜·萬卡日前在今年的漢諾威工博會開幕式上說,如今“工業4.0”在德國已不再停留在實驗室,而是真正走進工業生產,從概念走向實踐。
本屆工博會共展出500多項“工業4.0”應用,遠多于去年的100多項,以及2015年的零項。“工業4.0”在德國正在形成政府推動、大企業引領、中小企業躍躍欲試的格局,深刻改變著制造業生態和德國經濟發展。
“工業4.0”深刻改變德國經濟
德國經濟和能源部長布麗吉特·齊普里斯在本屆工博會期間說:“全球化、數字化和‘工業4.0’是深刻影響當今經濟和社會的三大趨勢。”
作為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國家,德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工業4.0”網絡。齊普里斯認為,德國的發展可以為其他國家提供樣板。
根據德國信息技術、電信和新媒體協會的數據,德國的“工業4.0”相關產值增長迅速,2018年將達70億歐元(1歐元約合1.09美元)。在相關產業中,機器設備制造業是領頭羊,產值將在今年增長23%,達15億歐元。
該協會主席團成員溫弗里德·霍爾茨不禁贊嘆:“‘工業4.0’是真正的經濟推動器。”
驅動經濟增長的同時,“工業4.0”推動下的數字化進程還讓德國制造業企業大量回流。行業協會德國工程師聯合會的一份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受訪企業中有3%在2015年將生產遷回德國。
德國工程師聯合會主席拉爾夫·阿佩爾說,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僅讓德國企業回流,還大幅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調查結果顯示,使用數字化技術的企業比沒有使用的企業勞動生產率高27%。“如果所有工業企業都在生產過程中使用2到3項數字化技術,那生產率提高的價值將達80億歐元。”
大企業引領前進方向
本屆工博會上,西門子集團、博世公司和歐洲最大的軟件企業思愛普公司等德國大企業是全球工業發展的風向標,它們引領了“工業4.0”的發展方向。
西門子展示了多項“工業4.0”應用。西門子流程自動化首席執行官埃卡德·埃貝勒說,西門子要展示的是,通過更高靈活度、更高效率、更高質量及更短市場投放時間,不論何種規模的企業都可以從數字化變革中獲益。
博世也展示了機器人做棉花糖、工業設備借助多傳感器與云互聯、機場智能監控等多項技術,突出“物聯網”概念。
思愛普公司在工博會期間宣布和三菱電機(歐洲)進行自動化合作。不少業內人士高呼:當機器人遇上云端,“全物聯網”時代或將開啟。
本屆工博會,還不得不提到全球頂尖的抓取系統和夾持技術企業雄克公司。雄克的協作機械手JL1在本屆工博會榮獲赫爾梅斯技術革新獎,這款產品是全球首個為人機協作應用開發的機械手產品,可直接與人進行交互和溝通。展會期間,德國總理默克爾特意去雄克展臺參觀,并與機械手握手。
從這些大企業的展臺中不難發現,“個性化智能生產”“互聯”“交互機器人”“人工智能”是當下“工業4.0”發展的關鍵詞,也是未來全球工業的發展方向。
“誰不參與,誰失敗”
“工業4.0”潮流襲來,所有企業都身在其中,無法也無處逃。齊普里斯說,在數字化浪潮中,“誰不參與,誰失敗”。
據德國“工業4.0”平臺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德國共有近300家制造業企業在生產或使用“工業4.0”應用。
西門子數字工廠首席執行官揚·姆豪茲克說,數字化解決了當今全球工業企業面臨的多個難題,如快速投放市場、生產效率、柔性生產、質量控制和安全保證等,因此對工業發展極為重要。
但在數字化面前,占據德國企業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仍然躊躇。德國“工業4.0”平臺的咨詢師約納斯·戈貝特說,中小企業一方面受自身能力所限,尚未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字化模式,另一方面也擔心有風險。
為推動中小企業加入“工業4.0”,德國政府配套成立了“中小企業4.0”“職業培訓4.0”等計劃,為中小企業提供各種政策和技術支持,并為“工業4.0”培訓和儲備專業人才。
據了解,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會資助“工業4.0”關鍵技術科研項目,并將科研結果無償傳遞給實力相對不強的中小企業。政府還在各地建立技術中心,為中小企業提供免費咨詢、測試“工業4.0”技術,幫助它們提高企業轉型升級的速度。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德國 工業4.0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