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熱議解讀>時評 時評
鐫刻對外開放的新坐標——共建“一帶一路”系列述評之三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題:鐫刻對外開放的新坐標——共建“一帶一路”系列述評之三
新華社記者韓梁 辛儉強
五月的北京,草木蔥郁,繁花似錦。再過幾天,舉世矚目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拉開帷幕。見證過APEC北京會議輝煌的雁棲湖,映照出歷史與現實、過去與未來交匯交融的時空變遷,更見證中國深化開放、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坐標位移。
三十多年前,改革開放大幕拉開,中國的“機遇之門”正式開啟;16年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更有為的姿態融入世界,中國拾級而上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今,“一帶一路”倡議彰顯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頂層設計,凸顯中國打造全方位開放格局和開放型經濟的鄭重選擇。
這一輪開放,海陸統籌,內外兼顧,東西互濟,南北貫通,拓展合作平臺。
這一輪開放,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國內與國際市場并舉,繪就共同發展與繁榮的美好圖景。
“一帶一路”引領中國更高水平的開放。回望數十年開放歷程,中國從融入全球化到推動全球化,從向世界開放到推動世界向中國開放的轉變越發鮮明。如今,中國雙向開放不斷深化,過去4年累計吸引外資4800多億美元。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落實,中國對外投資規模和領域將繼續拓寬,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更快,中國優質產能和發展經驗將與沿線國家實現精準對接,優勢互補。
“一帶一路”將持續釋放中國開放的紅利。國際分工深化與全球供應鏈的演變規律顯示,參與“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家,有可能復制“中國奇跡”,實現“彎道超車”。而跨境電商、智慧城市、高速列車等多領域合作,將深刻影響這些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進程。
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展現更加積極的開放姿態。從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到加快自貿試驗區建設,從共建經貿產業園區到深化貿易投資合作,中國與沿線國家正在編織一張高標準的自由貿易網絡,把“一帶一路”打造成暢通之路、繁榮之路。
這一基于開放主義、多邊主義的新型合作機制,不僅為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提供新方案,也為彌合區域發展鴻溝、解決全球經濟結構失衡提供“中國良方”。在世界經濟復蘇疲軟、全球化遭遇逆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時,中國沒有關閉開放的大門,而是以更加積極有為的姿態推進對外開放,以合作共贏的方式探索全球化的新路徑。
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促轉型,這既是中國深化改革的著力點和內在行為邏輯,也為其他“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提供有益參照。開放包容、惠己達人的“一帶一路”倡議,構建起環連世界的廣闊“朋友圈”,給中國和世界帶來更緊密的互動、更豐富的機遇、更真切可觸的獲得感。
從機械設備到智能手機,高品質的“中國制造”和“中國智造”抵達中亞和歐洲市場;熱銷的德國啤酒、法國紅酒、西班牙火腿則擺上中國消費者的餐桌。產能合作把西哈努克港特區變成了“柬埔寨深圳”,匈塞鐵路正在打造中歐貿易的國際通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核電技術正把“中國標準”帶到非洲和南美大陸……英國廣播公司感嘆:“中國以現代技術重新打通古代亞歐大陸的絲綢之路。”
事實證明,“一帶一路”不是單方獨享的私家小路,而是眾人同行的陽光大道。中國正在依托這一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宏圖,打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構筑利益和命運共同體,與世界共同成長、共享繁榮。
海納百川,并蓄前行。中國因開放而釋放澎湃活力,世界也將因中國的持續開放而更加美好。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共建“一帶一路” 對外開放 新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