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從常坐“過山車”到服下“定心丸”
貴州安順市西秀區"菜單式"扶貧破解種植養殖合作社產銷難題
走進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白泥致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蔬菜基地,一片忙碌景象。
自去年西秀區政府實施“菜單式”扶貧后,合作社與區政府成立的平臺公司綠野芳田有限公司簽訂了收購合同,每天蔬菜收購量有上千斤。
“我們在原有300畝種植面積的基礎上,新增了220多畝土地,忙都忙不過來。”合作社理事長潘勝高笑著說。
“過去,我們最怕市場波動,價格好時只能掙點小錢,價格差時連本帶利虧的卻是大錢。”潘勝高說,前幾年市場異常低迷,他們種植的西紅柿大量爛在地里,光這一個品種就虧了十幾萬元。現在有了訂單收購,他們只需專心搞好種植,銷路和收入不再發愁。
“‘菜單式’扶貧的關鍵是破解農牧產品的銷售和價格難題。”西秀區委副書記任小生說。為此,區政府全面分析全區農牧產業和市場的供需狀況,梳理出市場需求“菜單”,為合作社下達“訂單”,各級政府做好“配菜”,使農牧產品與市場直接、精準對接。實行保底價收購,保障種植養殖合作社在市場低迷時不虧本,以更好地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關于具體做法,西秀區區委常委、發改局局長汪波介紹,一方面各級政府引進收購公司出“訂單”,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多種模式實行訂單化生產和銷售,避免種植養殖合作社盲目種菜和上菜;另一方面區政府成立綠野芳田有限公司,整合區內種植養殖合作社資源,搞好基地建設,主動對接區內外大中小學和機關食堂、大型酒店和超市采購,簽署15.7萬人所需的糧、油、禽蛋、蔬菜的供需合作協議,為合作社“接單”。
此外,設立電商辦,打造“黔好貨”電商平臺,根據消費者訂單需求,還可進行個性化生產。
“綠野芳田和‘黔好貨’等‘線上線下’互為補充,成為政府‘配菜’的有力抓手。”汪波說,區政府還為簽約合作社的農業產業織就安全網,政府、銷售平臺、合作社三方按照5∶3∶2的比例投農保,增強合作社帶動脫貧的信心。
位于七眼橋鎮的鑫旺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林下土雞和林下蛋雞近6萬只,可實現銷售收入1100萬元,帶動西秀區4個鄉鎮6個村200多戶貧困戶脫貧。合作社負責人金杰說:“有了綠野芳田的訂單收購以及每個雞蛋1.7元的保底價格,我們一點也不擔心市場波動。何況目前黔山屯土雞蛋售價不降反升,達到了2元每個,更增加我們帶動貧困戶脫貧的信心。”
“‘菜單式’扶貧優化了供需結構和流程,讓生產端和消費端得到更多實惠。”綠野芳田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振紅表示,合作社的農牧產品直接、精準對接市場后,壓縮了中間層層批發和物流成本,把這些環節吃掉的利潤返還給生產端和消費端。
“過去我們把菜拉到批發市場賣,光是進場費、攤位費一天至少得上百元,還要層層壓價,一個流程走下來,幾乎就掙個辛苦錢。”潘勝高說,現在供需結構和流程優化后,他們的收入明顯提高。
供需精準對接也要求農牧產業生產、管理優化,推動農牧產業供給側改革。西秀區大西橋鎮、舊州鎮、巖臘苗族布依族鄉等地種植養殖業正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科學化和標準化生產:田間地頭布局滅蚊燈、殺蟲貼等除蚊蟲設備;一些養殖場實行全天候監控、現代化設備調溫等。
“自實施‘菜單式’扶貧以來,僅綠野芳田有限公司就與84家合作社簽訂訂單收購協議,覆蓋種植面積合計9.8萬畝,帶動貧困戶2116戶4985人。”任小生說,區政府未來將努力在本市、省,以及國內布局產業基地,從而實現全國銷售、帶動更多人脫貧致富。(羅羽)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菜單式 扶貧 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