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政協協商
福建省政協開展專題調研 把食品安全監管落到實處
人民政協網福建5月22日電(記者王惠兵)5月2日至5月5日,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陳榮凱帶領由部分政協委員和專家與省海洋與漁業廳、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計委負責人、農科院及相關檢測機構同志等組成的調研組,前往廈門、漳州、泉州開展“提升水產品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民主監督專題調研。
福建省是我國海洋與漁業大省,2016年全省實現漁業經濟總產值2734億元,水產品總產量768萬噸,均居全國第三位。近年來,水產品安全工作呈逐漸上升趨勢,生產環節上禁用藥的檢出率也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但要進一步提升全省水產品安全保障水平,需不斷加強產業鏈上各環節的監管力度,尤其是對非藥品監管困難、質量安全監管力量較弱、屬地監管等各種問題上。
調研組一行實地考察了水產品加工企業,走訪了檢測機構,深入了解養殖基地生產記錄、水產品檢測、交易市場經營運作及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情況并召開座談會,聽取泉州、廈門、漳州水產品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介紹。“整體的水產品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值得表揚”,調研組在肯定工作的同時,進行現場監督,請專業檢測機構對察看點的水產養殖、加工、流通、消費各環節進行現場抽檢,為民主監督提供數據支撐。針對不合格之處,大家談問題、說想法,直言不諱,認真負責地提出建議性意見建議。
本次調研與民主監督相結合,采用“座談會+實地察看+現場監督”的方式,切實強化了民主監督的“新”職能。調研活動采取不事先通知的形式,由省海洋與漁業廳、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提出分布各地的100個察看點,選取其中若干點進行實地察看;再由調研組深入一線摸準情況,緊盯重點追蹤監督,從水產品食品的生產環節、加工環節、流通環節等內容,研究探討提升水產品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路徑和舉措,致力于推動中央及全省關于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各項決策部署、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為建設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獻計出力。
調研中,為提高監督實效,做到對癥“開方”,省海洋與漁業廳針對“屬地監管”“監管能力及經費”“行刑銜接和行政執法案件移送司法機關指導性意見”等問題,建議進一步強化屬地監管責任,政府層面以及政府與主管部門要簽訂質量安全責任狀,健全年度管理工作評議考核機制;加強市縣兩級監管隊伍,做到有機構、有專人負責;要協調公安、檢察機關、制定行刑銜接相關標準,同時明確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調查職責。
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水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以及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后的監管實施格外注重。“要杜絕水產品添加非法添加物,從源頭即養殖環節禁止使用孔雀石綠等非法添加物才是根本措施”,副局長黃玲建議,相關部門牽頭,發揮行業協會的優勢,通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風險交流等手段,推動相關食品安全標準的修訂,為全省水產品行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加強部門間信息互通,及時通報食用農(水)產品的抽檢信息,實施源頭追溯。
“智能化養殖勢在必行。”省海峽研究院產業園區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天源認為,水產品食品安全問題,在養殖環節、加工環節,以及其他包括貯存、運輸與銷售等產業鏈相關環節普遍存在,而智慧漁業各項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各個環節為食品安全把關。他建議,加強閩臺合作,推廣封閉式循環水陸基海水養殖。
“產地環境、種苗繁育過程藥物使用、養殖過程病害防控等引起的質量安全問題,建議加大產地環境檢測與風險評估力度,加強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加大生物控制技術的推廣應用,推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非法使用禁用藥物行為、監管力量薄弱、準入制度尚未建立……建議政府加強水產品監管體系建設,加大投入、強化專業人員培訓。”會上,省農業科學院、省食安辦、省農業廳、省公安廳、省檢驗檢疫局、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衛生計生委等相關負責人說問題、提建議,把調研工作做得更精、更實、更深入,將民主監督貫穿于調研全過程。
“‘提升水產品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是省政協第一個民主監督協商調研課題,要通過這次課題調研,找出當前食品安全存在的核心問題和解決措施。”陳榮凱總結指出,食品安全責任重于泰山,要引導水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把好源頭、流通、消費等各環節的安全關;完善水產品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體系,努力提高監測能力,加強第三方快檢,借助電子平臺,及時掌握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要強化監管責任,加強隊伍、人才、設備、服務、管理、監督等各方面建設,切實保障水產品食品安全和農業漁業健康發展。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食品 安全 調研 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