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讓租房者告別被隨意漲價攆人之痛
房東隨意提價、“一言不合”就被趕、退房時押金說扣就扣……很多在大城市“漂”過的人都有過類似的苦楚記憶。在網上,“沒被黑中介坑過你也好意思說自己是×漂”也曾經成為話題。但今后這類情況有望改觀了。
5月19日晚,住建部公布《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中很多內容涉及租房方面,如鼓勵出租人與承租人簽訂3年以上的租賃合同,房租按月支付;提出住房租賃合同中未約定租金調整次數和幅度的,出租人不得單方面提高租金;明確出租人扣留押金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等。
這對城市里的租客來說,無疑是個大好的消息。
據統計,全國約有1.6億人在城鎮租房居住,占城鎮常住人口的21%。可與龐大的租者群體相對應的是,在不少地方特別是大城市,不僅買房壓力大,租房也是一件難言輕松的事。被隨意漲價攆人,被黑中介宰,諸如此類的租客“痛點”,太多人都承受過。
在此背景下,住建部此次出臺的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是規范房屋租賃市場必要的制度供給。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房屋租賃市場都處于市場自發形成的欠規范地帶,如租戶最敏感的租金支付問題,押一付三甚至付六或更多,有的還得提前一個月付,還有高昂的中介費等,表面看雖是房東、中介與租戶協商而成,但在行業潛規則的語境中,租戶其實并不具有對等的博弈和議價能力,大多時候只能是被迫接受。
對許多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這也成了他們扎根城市的第一道門檻,讓他們負擔極重。此次意見稿提出,承租人應當按月支付租金,出租人不得單方面提高租金等,可謂對癥下藥。
當下,很多城市房租已連漲幾十個月。在房租問題上,有種主流認知是,租金是由房價所決定。但如果說購房是外來人口融入城市相對更高的要求,那租房理應是最低限度的門檻。
或許正因如此,不少國家對房屋租賃都有明確規范。如美國出臺有房租管制法,限制租金的漲幅與頻率;德國對租者權益的保障則更明顯,比如明確房主在3年內不得將租金上漲超20%,德國目前自有住房率只有逾4成,就跟這有關。在人們不愿租房更愿買房的中國,讓租客享有居住尊嚴,或許也能折沖部分買房需求。
基于此,用法規為租客的權益撐腰,通過應有的法律規范,改變房東、租賃中介與租客之間的話語權失衡格局,改變租房市場扭曲的局面,讓租賃回歸“市場交易”的本質,讓契約精神在其中起到應有的約束作用,很有必要。
當然,房屋租賃亂象多生,不只是因以往行業監管乏力,還跟我們的房屋租賃市場仍是房東市場而非承租者市場有關,畢竟出租房的供應仍顯不足和單一。去年國辦下發《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提出鼓勵房企開展住房租賃業務,允許將商業用房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等,這些都亟待加速落實。
對租房者的權益保障,還不能止于規范租賃環節。讓租房者也能依法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是個同樣迫切的公共課題,這也需要與居住證制度等銜接。
一個健康的房屋租賃市場,當實現租者也能“有其屋”,即便是租房,也能享有起碼的居住尊嚴,而不是讓租房和購房之間產生太大的權利鴻溝。最起碼,應讓城市里的租客盡早告別被隨意漲價攆人之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租房 租賃 隨意 租金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