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臺北故宮博物院“貴貴琳瑯游牧人”特展告訴你
珍藏器物中的蒙回藏故事
游客聚精會神地觀看展覽。記者 孫立極攝
“貴貴琳瑯游牧人”名字很奇怪,據說,意思是貴氣、豐富的游牧記憶。臺北故宮博物院以此為名,舉辦館藏清代蒙回藏文物特展。一刀一碗、一珠一串,顯現蒙回藏區的文化與藝術,以及他們與中原地區的密切往來。
樺皮冠飾,北方生活的氣息
臺北故宮珍藏的清代蒙回藏文物十分豐富。“貴貴琳瑯游牧人”特展精選了100余件(組),分四單元“尊貴的飲食器用”“藏傳佛教的浸潤”“珊瑚與松石的對話”“超越國界的珍寶”展出。
第一件展品“金鑲樺皮鳳冠頂飾件”先讓人驚艷。樺樹皮是北方生活最常見的材料,常用于蓋屋、造船;很難想象也能用來做首飾。這件“金鑲樺皮鳳冠頂飾件”,經歲月洗滌,樺樹皮已發烏,但仍顯現精致工藝。
元代時便有用樺樹皮制作首飾的先例。從北方來的滿族,不管是出于習慣,還是對原有生活的回憶,樺樹皮仍是他們喜愛的材質。不僅用作首飾,還用來制作弓箭表面的貼皮。與“金鑲樺皮鳳冠頂飾件”同時還展出了一件“金纍絲鳳冠頂飾件”,兩個鳳冠造型相類。不過,策展人、臺北故宮器物處科長陳慧霞介紹,“金纍絲鳳”很沉,通常冬天戴;“樺皮鳳”輕,適合夏季戴。可惜樺皮材質不易保存,完整留存的很少。臺北故宮中有不少“樺皮鳳”的殘件。
一碗一刀,游牧民族的必備
樺皮首飾后是木碗。木碗是蒙古族、藏族人民生活必備品,宮廷里的木碗當然比民間的金貴。以“札布札雅木碗附鐵盒”為例,木碗質地細致輕巧、絲狀紋理對比分明,更吸睛的是裝木碗的鐵盒。不但鐵鋄盤龍浮雕華麗,還鑲嵌了綠松石。資料介紹,自康熙年間,每年初春,藏區便進貢木碗賀年,這些木碗便是藏區貴族進獻宮廷的珍品。
藏區進獻木碗,蒙古則多贈佩刀,以示對受贈者的臣服和敬重。“貴貴琳瑯游牧人”特展中不少刀具來自土爾戶特部,是蒙古四部聯盟中的一支。史載,公元1771年,古爾戶特部首領渥巴錫謁見乾隆皇帝,渥巴錫呈進一把七寶刀和一把金錯刀。渥巴錫的堂侄榮伯克多爾濟親王則呈進了一枚“嵌銀羊角柄短刀”,這把刀就出現在特展中。長約20厘米的短刀,刀鋒已銹蝕,刀鞘及刀柄由羊角制成,上飾銀花扣,古樸秀麗,因小而銳利,被乾隆帝作為案頭修正錯字的削刀。
蕾絲面紗,絲路連結的混搭
六世班禪進呈清高宗的嘎巴拉念珠莊嚴殊勝,鑲嵌綠松石的珍珠帽華麗典雅,金碗光彩照人,相比之下,那件滾著紅邊的泛黃織品顯得很不起眼。這是臺北故宮首次展出的18世紀蕾絲面紗。小小面紗展現了當年絲綢之路連結歐亞大陸,多種文化的交匯與融合。
“蕾絲椿伯爾提面紗”是乾隆四十五年時由英吉沙爾的阿奇木伯克呈進。“椿伯爾提”是維語“面紗”之意,英吉沙爾則是附屬于喀什噶爾的城市,處于古絲綢之路北中南線的交匯地區。面紗上緣正面是紅色絲絨金絲繡,背面是藍布絲繡,花朵造型是亞歐交匯地區的風格。面紗兩側有四組系帶,其中兩組的金飾件以金珠組合成幾何紋,上嵌紅綠寶石,極具伊斯蘭風格,整件面紗混搭味道濃厚。
此次也展出了幾件伊斯蘭王室或貴族頭巾上的帽花。據介紹,這些飾品精湛的金工以及伊斯蘭風格的玉石審美,都為清朝的藝術注入新生命力。據說,乾隆四十五年曾將“蕾絲椿伯爾提面紗”作為樣品,送到蘇州織造照樣織繡。
“貴貴琳瑯游牧人”特展展至8月20日,展品不多,但足以見證,奔馳在廣闊天地、隨性自由的蒙回藏游牧人,在工藝品方面也有精致細膩的一面。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文物 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