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用敢闖敢試的基層探索對接頂層設計
將三年多來的深改組會議連接起來,一套周嚴的頂層設計清晰可見,一套系統的改革方法論躍然眼前。深水區的改革敏感、艱巨,新舊矛盾糾結,利益訴求龐雜。唯有置身具體情境,在試點工作中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案,釋放基層探索的活力,將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兩種力量深度對接起來,改革方能行穩致遠。尤其是當頂層設計已然清晰,就更需要基層探索來推動落實,這是當下改革面臨的現實形勢。
“要認真謀劃深入抓好各項改革試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鼓勵探索、大膽實踐,敢想敢干、敢闖敢試,多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帶動面上改革?!痹诮照匍_的中央深改組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為全面深化改革把脈開方,強調抓好試點對于改革全局的重大意義。而這,已經是自2013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以來的第35次“會診”。
有人曾對中央深改組會議報道作過梳理,發現出現頻次最高的詞是“改革”,其次是“實”。這簡明扼要地勾勒出會議邏輯——圍繞改革這一主題詞,聚焦落實這一目標,深改組從不同側面豐富著推動改革的施工圖、方法論。翻開“會議記錄”,第六次會議強調“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第十次會議提出“人民獲得感”,第二十次會議明確“落實主體責任”,第三十次會議指出“提高改革整體效能”……按照平均一個多月召開一次的頻率,深改組會議關照到改革思維、改革目標、改革主體、改革重點等各個維度,無不切中現實癥結。將三年多來的深改組會議連接起來,一套周嚴的頂層設計清晰可見,一套系統的改革方法論躍然眼前。
改革存在什么問題,形勢需要如何適應,深改組會議就聚焦什么、討論什么。這套不斷完善的頂層設計,指引著神州大地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動實踐。相較于改革開放之初,沒有現成經驗可循、很大程度上靠各地單兵突進、摸著石頭過河,今天改革進程總體上是在清晰的頂層設計下推進的。從“夯基壘臺、選材備料、立柱架梁”到“施工高峰期”,推進改革一路走來都遵循著明確的時間表、路線圖;從“營造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濃郁氛圍”到“允許試錯寬容失敗”,輔助改革的政策條件、思想基礎、社會共識日漸完善……條件也今非昔比。如果說當年改革時,我們手里沒有幾件像樣的工具,今天改革時,我們則有一個“百寶箱”。
很多觀察者認為,中國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經驗,就是允許基層和民間開展豐富的探索,然后擇其善者而推廣,并整合到制度創新中去。這道出了基層探索的重要性。頂層設計側重普遍規律,抓的是方向性、原則性問題;而基層探索對接著改革的“最后一公里”,面對著生動鮮活、復雜交錯的廣闊現實。深水區的改革敏感、艱巨,新舊矛盾糾結,利益訴求龐雜。唯有置身具體情境,在試點工作中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案,釋放基層探索的活力,將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兩種力量深度對接起來,改革方能行穩致遠。尤其是當頂層設計已然清晰,就更需要基層探索來推動落實,這是當下改革面臨的現實形勢,也是此次深改組會議再提抓好試點的深意所在。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曾說,“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無論何時,無論面對何種情境,改革事業歸根到底是要由人來推動的,當年那股子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兒丟不得。頂層設計如同“導航儀”、“牽引機”,引領改革者突破“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視野障礙,因此更需要拿出當年“殺出一條血路來”的改革氣概,拿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擔當精神。在中央對改革促進派、改革實干家的強烈呼喚之下,黨員干部積極作為、攜手奮進,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學習“李達康式”的實干、拒絕“孫連城式”的閑散,必能打開改革新境界、闖出發展新天地。
夫戰,勇氣也。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對于今天的中國來說,改革進入攻堅期,發展面臨轉型升級,民族復興進入關鍵階段,擺在前頭的都是背負風險的艱險攀爬。無限風光在險峰,主動探索基層經驗、帶動面上改革,攻克一時之難、迎來長久之利,我們就一定能夠享受到勝利者的喜悅,迎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改革 探索 基層 頂層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