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放下手機 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放下手機,讓我們在一起!”“六一”前夕,北京東城區某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發起這樣一個項目:每天回家,記錄家長放下手機陪伴孩子的時長。這份記錄讓很多家長汗顏,與孩子在一起的歡樂時光,竟在不知不覺之間被手機擠占去了那么多。
前不久,青少年教育學家“知心姐姐”盧勤,講了這樣一個例子。在“給聯合國秘書長寫封信”的少年寫作比賽上,不少中國孩子表達了這樣的內容:我媽媽是“手機控”,回家不理我,就抱著手機看,我媽媽變成手機媽媽了,希望聯合國幫著想想辦法,把媽媽還給我!
從“時間爭奪戰”到“母親爭奪戰”,或許是時候放下手機,聽聽孩子們的心聲了。
的確,手機可以隨時拿起,孩子卻不能隨意放下。父母的陪伴,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家長陪伴孩子的有效時間,及格線應為每周21.2小時。但這樣的陪伴,并非簡單的“在一起”,更非自顧自玩手機。有人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旁邊,你卻在看手機。如果心不在、情不在、注意力不在,真不知說是你陪著孩子成長,還是孩子陪著你看手機。
算起來,中國家長對孩子的付出不可謂不大,從補習班到學區房,從中考到高考,絲毫不敢松懈。然而,付出并不意味著陪伴。陪伴,是觸碰孩子的心靈、引領孩子的腳步,是鄭重的心態、尊重的姿態,是情感的交流、情緒的分擔……這樣的陪伴,讓我們跟孩子一起度過的時間,變成了有價值的時間,而不是在消磨時間、打發時間。更重要的是,忙著看手機,你可能錯過了孩子的開懷、忽略了孩子的難過,缺席了孩子在點滴中的成長。當目送孩子離開背影的那一刻,你才會發現,這些都是如此珍貴。
陪伴是最有效的教育。波士頓醫療中心的行為兒科專家提醒家長,一邊刷手機一邊陪孩子的行為,很可能讓孩子對正常的交流等失去耐心。發展心理學認為,父母的陪伴能夠讓孩子更好地與人建立親密關系。這正是因為,有效陪伴能減少孤獨感、增加安全感,從而形成穩定、積極的心態,更勇敢也更從容地面對他人、面對人生、面對世界。
毋庸置疑,手機的普及是科技的進步,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捷,改造甚至重塑了生活與社會。然而,當手機越來越多地進入我們的生活場景,也不能不對其帶來的問題加以更認真的審視。或許,技術的進步總會帶來焦慮,尼采曾對“短暫之物”報紙的出現怒不可遏。后來,“熱鬧”的電視取代了“冷靜”的報紙;今天,“孤獨”的網絡又取代了“群聚”的電視。然而,恰如人工智能終究邁不過產生情感這一步,技術的更新迭代可以改變我們的相處方式,情感的交互卻從來不是技術可以替代的。
在一組照片中,攝影師把各種場景中的手機都去掉了,原本熟悉的生活,立即變得有些荒誕。聚會中的家庭、相互依偎的情侶、一張桌邊的同事……每個人都把目光投注到眼前的一小片空茫,孤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再設想一下,把花在手機上的時間都去掉,我們的生活將會出現多大的空閑?“六一”之際,讓我們放下手機,聽孩子說說話,一起聞一聞花香、看一看藍天,給身邊的人最好的陪伴。
編輯:梁霄
關鍵詞:孩子 陪伴 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