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艾滋病者獨立考場檢驗文明成色
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這是一批特殊的考生……臨汾紅絲帶學校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今年,該校高中班有16名學生順利完成了學業,即將迎來他們人生的大考——高考,開啟他們新的生活。“紅絲帶”學生首次參加高考,開創了我國首次為艾滋病毒感染者設立獨立高考考場的先河,體現了全社會對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愛,體現了社會文明的進步。(6月1日 《山西晚報》)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將來臨,國內首個以艾滋病患者為考生的獨立考場,承載著這些考生的憧憬即將到來。這無疑是社會對艾滋病患者參加高考的關注和包容,為艾滋病患者邁入高校新生活打開了一扇門,也驗證出社會對艾滋病患者參與高考包容程度和整個社會文明的成色。
對艾滋病的恐懼、歧視或者抵制,仍然廣泛存在。家人的歧視、冷漠,用人單位的排斥和公眾的躲閃,仍然給艾滋病患者留下難以抹去的陰影。在以艾滋病者為學生的紅絲帶學校和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支持下,艾滋病患者參加高考的權利終于得到了有效的回應,盡管仍然有異于“非隔離”的正常高考考場,但艾滋病患者能夠邁進考場,通過高考實現再教育甚至人生的華麗轉變,本就是社會接納、尊重后的一種進步。
有人認為,將艾滋病考生單獨設立高考考場,無異于將這些考生與正常健康的考生相區別、相“隔離”,也是對社會的一種公示,是對這類考生的歧視和排斥。其實,這種認識偏頗有著一定的社會基礎,但是,認真看待獨立高考考場,確能看到艾滋病考生希望獲得進入考場的權利得到落實。正如幼兒學步,雖踉踉蹌蹌,雖有不完美,但這開啟的一步已經非常堅實和難能可貴。
任何政策或措施的推出,需要考慮各方的利益或者感受。保證艾滋病患者參加高考,也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結果。小步開始,穩健前行,從設立獨立的高考考場,引起社會的進一步關注,經過數年的宣傳引導,在社會上形成進一步共識,逐步讓艾滋病患者能夠不受“隔離”地參加到普通的高考考場當中,這種過程,其實需要社會對艾滋病的進一步認識,對艾滋病患者應享受權利的進一步認識,這需要一個爭取的過程,也需要各方的理性心理認知的樹立。
然而,即便艾滋病患者能夠邁入高考考場,他們也將面臨后續可能發生的隱性壁壘。正如一些艾滋病考生所擔心的那樣,雖然能夠參加高考了,但是否能夠成功邁入所心怡的高校,老師和同學們能否接納這些新同學,都是一個未知數,這也是艾滋病患者獨立高考考場設置后的考驗。
從設立國際艾滋病日開始,從開展“關艾計劃”開始,從成立各類關愛艾滋病志愿組織開始,官方和民間對艾滋病正從一個個認識誤區中走出。為艾滋病患者設立獨立考場,當然是關愛艾滋病患者、尊重其享受繼續教育權力的體現,雖不完美,但已經在路上。可以期待,經過各方的努力,艾滋病患者能夠以普通考生的身份參加到高考中來,也能自信、自強的身姿開始嶄新的高校生活。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艾滋病 高考 考場 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