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瞄準”火星并飛向更遠深空——專家描繪中國深空探測新圖景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題:“瞄準”火星并飛向更遠深空——專家描繪中國深空探測新圖景
新華社記者李松、白國龍
深空探測是當前世界航天發展前沿領域,這其中,并不缺乏中國人的參與,中國嫦娥五號即將登陸月球,完成探月三期工程“繞落回”任務。同時,中國深空探測也在呈現全新的圖景:在并不遙遠的將來,火星地表也將迎來中國自己的“火星車”,木星系空間也會有中國探測器的身影……
“飛天探索是人類的秉性,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空間奧秘,也是我們不懈的精神追求。”國家天文臺副臺長李春來說,深空探測不僅引領高技術發展,吸引并造就相關領域頂尖人才,也在實現人類追求更高能力、更遠到達、更廣視野的理想追求。
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記者了解到,中國深空探測最新計劃中,火星是首選目標。根據規劃,中國將在2020年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一次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其后實施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并進行火星表面采樣返回,開展火星構造、物質成分、火星環境等科學分析與研究。
“之所以將火星列為首選目標,是因為火星是離地球最近,且環境最為相似的類地行星。開展火星探測,可以深化對火星演變的認知,進而回答‘火星是地球的未來?’或‘火星是地球的過去?’等重大科學問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說,基于現有航天能力,探測器飛行8—10個月可到達火星,任務周期較為合適,探測可達性也比較好。
同時,中國人的眼光也并未局限在火星探索上,木星系及其以遠的空間也是深空探測的重要對象。“人類已有的探測表明,木星的衛星上具有可能產生生命的條件,蘊含大量原創性重大科學發現的機會?!睆垬s橋說,由于其距離遠、飛行時間長,工程實施還將會帶動新能源、長壽命、遠距離的測控通訊等深遠航天技術的發展。
深空探測具有成本高、風險高等特點,既是“勇敢者的游戲”,更需要科學攻關的精神,一系列科學技術、工程建設問題需要進一步突破。
例如,深空探測器需要更大動力的運載火箭,以脫離地球引力。著陸采樣返回等任務,需要更大質量的探測器來完成。同時,深空探測器發射的時機,受天體運行規律的約束性強,發射機會難得。比如火星探測,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機會。張榮橋說,有效實施深空探測任務,就需要盡快發展大推力火箭,同時對于現有火箭零窗口發射能力加以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其能力。
執行深空探測任務,飛行時間需要幾個月至幾年,甚至幾十年;距離從百萬公里,延伸到幾億、幾十億公里,星地時延甚至達到數小時,因此,中國就需要對包括星際航行的軌道設計、新型導航方法及探測器自測量、自計算、自診斷、自恢復等技術進行逐一突破。
“中國深空探測本著‘創新、協調、和平、開放’的發展原則,愿與國際同仁廣泛開展合作交流,包括科學目標的選擇、載荷搭載、測控資源的相互支持、科學數據共享等?!睆垬s橋說,希望全世界深空探測領域的科學家、工程師們攜手推動,讓人類進入深空的腳步走得更快、更遠。(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瞄準”火星 專家 中國深空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