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作文重視傳統與思辨 各類補習班扎堆出現
臺灣的高考作文和補習文化
這兩天,大陸多省區市高考作文題揭曉后引發熱議。其實,話題性和熱度“燒腦”的不止內地高考作文,臺灣的“高考”作文也不遑多讓。
臺灣地區高考(即原來的“大學聯合招生考試”和如今的“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作文題目很生活化。它較少來源于時事和社會發展的相關議題,而更多來源于傳統價值、經典古文等,這也是為了鼓勵考生多與自己的生活相結合,側重對生活經驗的辯證思考。
例如2012年的試題——孔子因材施教,指導子貢以“恕”作為終身奉行的一個字。魯迅則以“早”字來自我惕厲,要求時時早,事事早,知在人先,行在人前。你認為有哪一個字是自己可以終身奉行的呢?請以“我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為題,寫一篇文章。
臺灣地區的“高考”作文題中也有很多“雞湯”樣板。比如,讓人無比向往的“詩和遠方”——請以“遠方”為題,寫一篇文章。(2013年)請想象自己是一株躺在海邊的漂流木,以“漂流木的獨白”為題,述說你的遭遇與感想。(2010年)有人說,臺灣考題中“勵志”意味相當濃,例如“自勝者強”“逆境”“惑”……讓人有種“頭懸梁,錐刺股”的沖動。
有趣的是,臺灣地區近年的作文考題跟大陸某些省市很相似,似乎更接地氣了。2015年8月8日,蘇迪羅臺風來襲,臺北市龍江路有兩個郵筒遭強風吹落的招牌砸歪,因而被戲稱為“歪腰郵筒”。2016年的作文考題就是“我看歪腰郵筒”。
大陸考生為取得好成績,不少都有過參加補習班的經歷。事實上,補習文化在臺灣地區也十分盛行,與大陸相比,可謂有過之而不無及。
不少去過臺灣的人都會對臺灣的“補習一條街”有印象,各種補習班扎堆出現,氣勢壯觀無比。例如臺北火車站附近的南陽街就有一條所謂的“補習街”,整條街都掛著廣告牌。
有媒體報道,在臺灣,90%的學生都上過各種補習班。約五成的家庭每月花費超過6000新臺幣給孩子補習,有兩成補四科以上。據統計,臺灣補習班的數量連年穩健增加,10年間,從5788家增加到近兩萬家。
臺灣的補習班不僅數量多,種類也很繁雜,從小學到研究所,從語文、數理到技術,從公務員到空姐等,都有相應的補習班。美容、按摩、算命等也有補習班,但并不在臺當局教育部門相關規范之列。
臺灣的補習班如此發達,是有歷史原因的。從1954年到2001年,臺灣的大學入學考試一直實行的是大學聯考制度,錄取率很低,能通過者寥寥無幾。為了防止大學聯考成績不理想,一些專門針對升學惡補的補習班應運而生,補習風氣也愈演愈濃。
發展到后來,到2002年,臺灣開始實行多元入學制度,即不光是文化課,特長生和藝術類學生照樣可以考大學,但是根深蒂固的“名校情節”和“升學至上”在社會上仍有一定的市場。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臺灣 補習班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