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一切為了政和的光榮與夢想”——廖俊波的扶貧故事
新華社福州6月13日電(記者王成)走進廖俊波生前的辦公室,書櫥里一本1992年版的《擺脫貧困》封面有些泛黃,取出輕輕翻開,幾篇文章中還留有折頁。站在辦公桌旁隔窗遠眺,巍巍青峰盡收眼底。這里的一切似乎在說,廖俊波從未離開過閩北的大山,在帶領群眾擺脫貧困的路上,他也從未停止過疾行的腳步。
政和縣外屯鄉在雨季經常內澇,當地村民因地制宜,找到了一條發展蓮子產業的路子。在洋屯村,村民許仁壽2010年8月成立了一家蓮子專業合作社,帶領6戶村民種下了100畝蓮子。
2014年夏秋之交,廖俊波來到洋屯村調研。在自家的田埂上,許仁壽向縣委書記訴苦:“田地流轉出來了,種植技術也沒問題,最麻煩的就是資金很緊張。我們農民做抵押擔保難,沒辦法貸款。”當時合作社面臨的問題是,雖然經濟效益比較可觀,但還是“小鼻子小眼”,規模一直沒有做大。
山里的暑氣還沒褪去,叉腰站在地頭的廖俊波,不時抬手抹去額頭的汗珠。他仔細聽許仁壽介紹到銀行貸款遇到了哪些問題,對合作社發展還有哪些打算,村民們脫貧致富的意愿如何強烈……之后,廖俊波提出到合作社看一看,又找來幾位村民座談,詳細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
“這么好的一個產業,不能被錢給難住。”廖俊波面帶微笑,向在場的村民傳遞出積極的信號。頻繁走村入戶,廖俊波的心里很早就萌生了創新扶貧小額信貸的想法,洋屯村的情況又一次觸動了他,他下決心把蓮子專業合作社作為試點,有了經驗后再向全政和推開。
回到縣城后,廖俊波把分管金融和扶貧的縣領導、金融機構的負責人喊到一起:“農民沒有合適的抵押擔保,銀行不愿意貸款可以理解。如果由政府想辦法解決資金和擔保問題,是不是可以把扶貧資金的最大效益發揮出來,我們好好議一下。”
很快,政和縣成立了扶貧小額信貸助推協會,政府出資作抵押擔保,專門幫農民貸款。2014年3月,借助新型擔保模式,許仁壽所在的合作社以1800多畝土地流轉承包經營權、436畝林權為質押物,幫助社員從郵儲銀行貸款110萬元,解決了種植蓮子資金不足的難題。
目前,這一蓮子專業合作社的蓮子種植面積已達2600余畝,帶動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47人,解決農民就業160余人。廖俊波一手推動建立的政和縣扶貧小額信貸風險擔保金,撬動銀行信貸資金達1.8億元。
在政和縣干部群眾的講述中,廖俊波為發展而疾呼、為民生而奔走的場景,在眼前一幕幕閃過:他親手繪藍圖,帶領干部們劈山開路,一個省級工業園區平地起驚雷;他顧不上休息,馬不停蹄追著項目跑,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動力;他大刀闊斧搞規劃,精益求精抓建設,使老舊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初到政和時,這個省扶貧開發重點縣被戲稱“省尾”。四年間,廖俊波這個“火車頭”帶著23萬政和人民加速追趕,政和連續三年位列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
漫步在政和的大街小巷,“一切為了政和的光榮與夢想”的標語隨處可見,這曾是廖俊波每次開會都要說的一句話,這是他為政和吹響的沖鋒號角。如今,雖然斯人已去,但政和的光榮與夢想還在,政和走向富美的大路也越走越寬。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廖俊波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