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拿走市場上的行政保護
讓“紅頂中介”不得不走出行政依賴,主動去面對闖市場這華山一條路,這樣的釜底抽薪,對改革來說無疑是強效助推劑。
“誰符合資質、誰服務好價格優,我們就選誰,這才是市場的邏輯。”近日,記者跟隨國務院辦公廳“放管服”專項督查第九督查組,在云南省“投資審批中介超市”親歷了一場網上競標,對市場配置資源的邏輯有了更深的體會。
當時,一家醫院正就其新建住院樓的環境影響評價服務招標,前期報名并通過審核的兩家中介公司需要在30分鐘內以競標的方式決出勝負。整個項目基準定價為7.7萬元,招標方設定了“觸底價”: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最多可壓低25%。然而,競標雙方一開始都“摳門”地給出了下浮0.1%、0.2%的報價,讓人不禁懷疑能便宜多少。突然,屏幕上出現了“下浮25%”的信息,來自河南的一家中介公司給出了招標方設定的“觸底價”。接著,昆明本地一家公司也給出了同樣的報價。根據招標規則,多于一家公司給出最低價,將用電腦搖號來選擇中標者。最終,幸運女神青睞了遠道而來的一方,而招標方則省了近2萬元中介服務費。
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清理“紅頂中介”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因為,一個投資項目往往要涉及幾十個審批事項,10多個中介服務環節,依靠行政資源壟斷經營的“紅頂中介”,缺乏有效監管,不僅不能幫助企業提升辦事效率,反而可能成為項目審批提速的“中梗阻”。正因此,云南省率先在省市縣三級建成統一且共享的“投資審批中介超市”,目的是讓“紅頂中介”失去生存土壤。
在各地的“放管服”改革中,讓行會商會等社會中介組織脫離行政保護,都是一項重要的任務。然而,許多“紅頂中介”與政府部門只是“形式上的脫鉤”,還有各種或明或暗的聯系,讓這項改革低速運行。統一的“投資審批中介超市”,讓他們不得不走出行政依賴,主動去面對闖市場這華山一條路。這樣的釜底抽薪,對改革來說無疑是強效助推劑。
不僅如此,云南還徹底把“魚塘”打開,讓省外的“鲇魚”也能進來攪動一池春水。2017年春,云南省三級共153個以網絡為主、實體為輔的投資審批中介超市全部建成運行,一庫入駐、全省執業,一單管理、規范服務,省內省外機構,一視同仁。截至目前,已有600余家省外中介機構入駐,占全部入駐中介的23%。據介紹,通過公開競爭,中介服務費用大幅降低,綜合降費達36%左右。
在這一改革中,政府部門的角色轉變至關重要。云南省在“投資審批中介超市”平臺上建立了業主、行業主管部門、行政審批大廳管理部門三家“打分”的評價機制,如實地記錄中介機構的16種不良行為,并“原汁原味”地向社會公開,將選擇權交還到服務購買者手中。企業、群眾通過“貨比三家”,選到質優價廉的中介服務;經得住市場競爭的中介機構,生意蒸蒸日上。
督查組在調研中也發現,由于歷史原因,一些領域具有相關資質的中介機構仍然偏少,競爭不夠完全;由于政府部門信息“孤島”依然存在,平臺歸集的中介信用信息還不夠全面。然而,有一點毋庸置疑,越早走出保護傘的市場主體,就越早能在百舸爭流中鍛煉出更堅實的臂膀,反過來推動“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深入,讓營商環境的優化走向良性循環。(朱悅俊)
編輯:梁霄
關鍵詞:行政 保護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