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善用社會力量促進古籍修復

2017年06月19日 09:05 | 作者:陳慧娟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古籍修復是一個需要匠心和情懷的行當。在修復需求巨大而急迫的當下,更應該善待每一份情懷,動員更廣泛的社會力量,讓古籍得到更多保護,也讓古籍保護走進更多百姓生活。

去年,一部爆紅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將一直默默無聞的文物修復師帶入了大眾視野。近日,江蘇揚州大學的一個拍攝團隊將鏡頭對準文物修復的一個分支——古籍修復,拍攝了紀錄片《我在揚大修古籍》。片中主角的一句“我帶了800位實習生,但最后沒有一人成為古籍修復師”讓人們再度關注古籍修復的人才缺失問題。

待修復的古籍數量浩大,而修復人員數量與修復速度跟不上,是一個長期矛盾。自“十一五”期間我國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以來,專業的古籍修復人員從不到百人增長到了千人,但與數以千萬計的待修復古籍相比,仍是不足的。當前,雖然需要修復的圖書卷帙浩繁,但圖書館、博物館、檔案局等相關單位的編制有限,能分配到古籍修復崗位的更是少之又少。古籍修復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如果無法接觸到古籍,即使學習了也毫無用武之地。

然而,即使成為在編人員,薪資水平也沒有太多吸引力,“臨時工”更是難以維持生計。此外,修復人員作為技術人員,工作前景受到局限,也導致不少人才望而卻步。

另一個矛盾在于培養結構和實際需求脫節。古籍修復雖然可以看作一門技藝,但需要文學、目錄學,乃至材料、化學等理工科目的背景知識才能更好地工作,對文化水平要求較高。一些圖書館、博物館等對于古籍修復工作應聘者的學歷要求也較高,需要本科及以上學歷,而此專業的學歷教育卻以高職專科教育為主。這就使得文博機構人才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具有一些實際操作能力的人又無用武之地。

幸運的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精神生活的日益豐富,對古籍的喜愛、重視程度越來越強。有古籍修復業務能力的公司不斷增多,甚至可以成立個人工作室對私人藏書進行修復。需求增多,供給也在增多,且日趨合理:不僅更多的高職專科院校開設了相關專業,而且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還開設了古籍修復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2014年以來,國家古籍中心還成立了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甘肅省文物保護中心等12家人才培訓基地,可以為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實習平臺、為地方工作人員提供進修機會,同時國家圖書館等還每年定期面向社會開辦培訓班,讓愛好者有機會走進這個略顯神秘的領域。

針對專業人士不足、許多珍貴古籍無法得到及時修復的問題,重視古籍修復工作,加大投入,提高從業人員待遇、職業榮譽感,轉變人才培養方式都是根本之策,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下能夠立即發揮作用的,就是接受過培訓的社會力量。據筆者所見,參加培訓班的學員,大多是懷著對于古籍的熱愛之情,有意愿為古籍保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雖然接受一兩百課時的學習并不能馬上成為專業的修復師,但這些具有基礎知識的學員經過考核,完全可以成為志愿者,分擔專業要求不高但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的工作,比如古籍登記、錄入、函套制作等事務。畢竟,經過培訓卻沒有用武之地,對于熱愛古籍的人來說是一個遺憾,對于社會來說,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此外,選擇有資質的公司進行外包也不失為利用社會力量的良策。

科技的進步,比如紙張酸度計、紙漿補洞機等的應用,為古籍修復工作提供了不少幫助,但遠遠不能代替人的工作。古籍修復是一個需要匠心和情懷的行當。在修復需求巨大而急迫的當下,更應該善待每一份情懷,動員更廣泛的社會力量,讓古籍得到更多保護,也讓古籍保護走進更多百姓生活。(陳慧娟)

編輯:梁霄

關鍵詞:社會力量 古籍 修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