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技術反詐,守護無現金時代的信心
技術反詐讓公眾樹立起了戰勝電信詐騙的信心,看到了技術和數據的力量。很多事情看起來無解,最后都靠技術進步破解了。
5月18日,詐騙團伙冒充亞馬遜員工,以退貨款的名義,轉走了浙江余姚市民王小姐近六萬元。這條新聞的前半段讀來讓人很郁悶,很多人可能都遭遇過這種庸常的騙術:不需要賬號密碼,也不需要告知個人信息,輸入“驗證碼”后,錢就被轉出去了。新聞的結果讓人很欣慰:萬幸的是,騙子提款時銀行已經下班,經過阿里安全部聯合銀行、公安、反詐中心連夜緊急止付“追錢”,王小姐的錢終于在銀行次日的上班時間前凍結。
能夠想象出一個人遭遇這種騙術后的懊惱、憤怒和無奈,也能夠想象出絕望無力之際神兵天降讓被騙錢財失而復得時的驚喜、僥幸、欣慰和感激。這位王小姐后來給阿里神盾局寫了一封感謝信,從字里行間能看到她真誠的感激。她說這段時間正處于人生的低谷,再遇到這種事,對她形成了摧毀性的打擊,強烈的自我懷疑幾乎讓她崩潰。也是在這個時候,有人在和騙子對抗,爭分奪秒地追錢,給了她極大的心理安慰和依賴。
相信很多人看到新聞后,都會產生這種安全依賴感。媒體報道過很多類似電信詐騙案,騙術可能千變萬化,但結果多是錢莫名其妙地被騙走了,也無法追回。新聞很少有一個幸運的結局,多是成為別人“以后一定要小心,自己千萬別遇上”的教訓。就拿曾經轟動全國的清華教授被騙1800萬元的案例來說,雖然引發很大影響,相關部門一直在追錢,甚至幾個騙子也被抓到了,可后來的報道讓人很無奈:被騙錢財難以被追回。
所以這一次阿里神盾局和其他部門配合追回這筆錢,追回的不僅是6萬元,更有未被騙子毀滅的信心;不僅撫慰了一個被騙者,更拯救了很多人在這個時代被無處不在的騙子擊碎的安全感。是的,我們要增強自己的防范意識,提升自己的防騙技能,要時刻緊繃著一根弦,要謹防自己的貪婪和愚蠢被人利用。可很多時候被騙真的跟智商和學歷沒有關系。不是人們沒有防范意識,不是被騙者很蠢,而是騙子越來越善于利用人性的弱點,不知不覺就把人引到陷阱之中,很多時候真的是防不勝防。這時候要做的不是苛求每個人成為防騙專家,不是帶著智商優越感去譴責和嘲笑受騙者,而應該為公眾和消費者打造一個保障財產安全不受詐騙的安全盾。
尤其是在當下,隨著電子支付的日益普及,安全感一直是人們的一道心理障礙,安全技術一定不能跑在“支付便捷”的后面。這也正是阿里令人尊敬的地方,不僅大力推進電子支付,致力于打造無錢化社會,更投入巨資保障支付的安全,向各種網上詐騙開戰。
這一次為一個被騙者追回6萬元,不是一件普通的好人好事,而是“科技創新在未來社會治理中作用”的生動詮釋。技術反詐讓公眾樹立起了戰勝電信詐騙的信心,看到了技術和數據的力量。很多事情看起來無解,最后都靠技術進步破解了,比如前段時間曾引發網絡熱議的“麻辣烤魚助被拐者尋親”的奇聞,其實跟麻辣烤魚沒什么關系,靠的是人工智能的進步讓人臉識別系統升級了,這項技術就讓打拐事業找到了新路。同樣,這一次阿里為客戶追錢,也為“技術反詐”開辟了一條新思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利益驅動下騙術不斷升級,可能防不勝防,人的弱點總會被利用,可技術能做到“能騙走錢卻取不到錢”,在“錢”這個終端去防止騙子得逞。人性有弱點,而技術和數據則能突破這種弱點,讓人有后悔藥可以吃。
當然,這件事不是一家企業就能做好的,正像這起個案中人們所看到的,需要多部門多單位在技術、數據和人員上的合作,哪個環節慢一拍都可能讓騙子得逞。這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有客戶、消費者、公眾財產安全至上的職業操守。人們從女白領那封信感受到的,正是對這種職業操守的敬意。(曹林)
編輯:梁霄
關鍵詞:技術 現金 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