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科考船將出發 開啟跨年度航次
26日上午10時,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六號”科學考察船從廣州東江口海洋地質專用碼頭起航,遠赴太平洋,執行中國地質調查局2017年深海地質航次和中國大洋41B航次科學考察任務。“此次跨年度調查航次任務繁重,整個航次歷時240天,預計總航程約22000公里,計劃2018年2月返回廣州。”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葉建良說。
將在西太平洋國際海域開展深海地質調查,首次為多國科學家提供培訓
葉建良介紹,2017年深海地質航次共有3個航段,本航次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在西太平洋國際海域開展深海地質調查,為進一步了解西太平洋區域地質概況以及全球氣候環境變化提供基礎資料。中國大洋第41B航次分為3個航段,在西太平洋海域開展資源、環境、生物等調查。
本航次首席科學家、廣海局副總工程師何高文介紹了這次出航的3個亮點:首次開展國際培訓,為來自加納、墨西哥等國的青年科學家提供國際培訓。這是我國履行富鈷結殼勘探合同義務,第一次開展國際學員海上現場培訓,單次人數最多,達到5人;繼續將我國自主研制的4500米級ROV(海馬號)應用到富鈷結殼資源調查。“相對于2015年,將在海底開展富鈷結殼厚度探測以及取樣驗證和高分辨高精度路線調查,獲得海底高清影像資料。”此外,首席科學家團隊和船長團隊年輕化,本航次有3位80后的新任首席科學家和一位新任船長。
作為國內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4500米作業級深海遙控潛水器,“海馬”號是迄今為止我國投入實際應用的系統規模和作業水深最大、國產化率最高的深海遙控潛水器。“海馬”號是無人潛水器,動力來自于作業母船,可以源源不斷地得到動力,作業時間不受限制,擅長于在海底進行定點作業,它可以在海底完成長時間的高強度、復雜化的海底作業任務。
“‘海馬’號身長4米、寬2.1米、高2.6米、重達5噸,從外觀上看,就像一個可以沉入海底的黃色箱子。”“海馬”號海上作業技術負責人胡波說,“海馬”號此行的任務之一就是完成海山區富鈷結殼的探查和取樣。為此,“海馬”號還進行了針對性的改進和設備更新。“機械手增加了一個手持鉆機,可以對特定的富鈷結殼樣品進行鉆取;增加了一個富鈷結殼厚度聲學快速探查設備,可以探查‘海馬’號底下的結殼厚度;增加了一個立體式鉆機,最大的鉆進深度有1.5米”,胡波說。另外,“海馬”號還安裝了結殼切割機,可以對海底的結殼樣品進行切割,來獲取大型的塊狀樣品。“如果我們在海山區碰到大型的塊狀樣品的話,可以切割完以后再把樣品采集回來。”
除了完成富鈷結殼礦產資源的探查任務外,“海馬”號還配備了其他一些探查設備,比如生物捕獲器等,來滿足生態環境等不同的科學研究需要。
對我國參與國際海底資源開發、推進深海高新技術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海洋六號”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新型科學考察船,長約106米,滿載排水量達到4650噸,2009年正式交付使用。“海洋六號”以海底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為主,集地震、地質調查等多項調查功能于一體,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調查船。“從2011年開始大洋調查,已經完成了6個大洋航次和4個深海地質調查航次和一個南極航次的調查任務,成為我國大洋航次調查的排頭兵。”
“本航次調查區域受天氣影響較大、航次時間長。”何高文介紹,西太平洋是臺風發源地,直接影響調查區,同時差的海況也對調查手段和方法有影響;本航次時間預計240天,是一個跨年度的航次,對人員身心狀態是個考驗。經過前期將近1個多月的備航工作,完成了3次南海設備的海試,以及相關設備的準備。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等14個單位將參加本航次,參航人員約218人,也是“海洋六號”執行大洋科考人員最多和參航單位最多的一次。此次遠洋科考,“海洋六號”將利用先進的調查設備,開展多波束測量、淺地層剖面測量、海底攝像、溫鹽深測量、錨系觀測、生物分層拖網、重力測量等調查。
近年來,“海洋六號”在大洋及深海地質調查方面成果頗豐:在太平洋國際海域,開展了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和深海沉積物稀土等資源調查,圈定了成礦有利區;開展了新技術新裝備的應用,在多金屬結核礦區和富鈷結殼礦區,開展回波勘探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勘查效率;開展了合同區環境生物調查,完成了富鈷結殼合同區綜合環境生物調查,為富鈷結殼合同區環境基線提供了基礎數據。
自1986年以來,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先后組織實施完成了16個航次的中國大洋科學考察活動和4個航次的深海地質航次,并分別于1990—1991年和2016—2017年間兩次開展南極南大洋科學考察航次任務。“此次遠洋科考對于我國參與國際海底資源開發、增強資源的戰略儲備和推進我國深海高新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何高文說。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科考船將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