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最嚴控煙令別又成一陣大風
彈性限度是一種客觀存在,任何指望一蹴而就的做法,都是急功近利的,也不可能真正抵達目標。
在校被發現抽煙,教職工與學生一視同仁,都將面臨嚴厲的處罰:教職工將被停薪停職,學生將被處分或開除。同時,對違反承諾售賣香煙的商家,將責令立即停止營業并解除合同,清退出校。這些舉措出自廈門工學院近日發布的《創建“無煙校園”實施方案》,該方案將從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可謂高校發布的最嚴厲“控煙”措施。(《海峽導報》6月25日)
這些年來,公眾見多了各種“最嚴控煙令”。然而,落實的情況卻并不樂觀。很多時候,這些規定就像一縷縷青煙,一陣風刮過,也就過去了,留不下一點痕跡。該抽的繼續抽,該禁的繼續禁,如果那些吞云吐霧者能夠稍稍收斂一點,避避人,也就很不錯了。那么,廈門工學院的“控煙令”又能走多遠?
從以往的情形看,很多地方的控煙舉措往往留下了一些口子或死角,也會區別對待。比如,公私分開,客人等往往會被網開一面,也會留下吸煙室等專門的疏導場所。這種制度安排當然自有其道理,即從約束到自覺,最后必然會出現吸煙者越來越少、范圍越來越小的局面。
廈門工學院此番堵死了所有的口子,且并無任何通融之處。嚴厲歸嚴厲,但也可能激起某種反彈,從而導致這場轟轟烈烈的控煙改革功敗垂成。很簡單,吸煙有害健康,公共場所吸煙還會危及他人健康,這些道理均無問題。但問題在于,有沒有必要將控煙舉措推向極致?換言之,推向極致的“控煙令”實際效果會好嗎?這都是問題。
很多嚴厲控煙的地區,不會完全制止公眾吸煙,總是會有一些縫隙、一些引導、一些寬容。比如,配備專門的吸煙室、不在公共場合吸煙等。從制度初衷而言,這并非是寬縱,也并非意在折中,本質上仍是希望以外在的規訓激發內心的律令,并最終訴諸人的理性。很多煙民或出于情面,或出于怕麻煩,或出于對他人的負責,就少吸或不吸了。
這并非是單位控煙不能嚴格,而是意在指出一個事實:任何事情一旦走向極端,完全無視個體的復雜情況,也不考慮操作層面的可行性,必然行之不遠。畢竟,可能影響一項規定的因素太多太多,領導的更迭、外部環境的沖擊、規定執行者的自由裁量、被管制的個體的規避與反彈等,都有可能導致規定難以落實。
這也是很多地方每每在出臺政令之初信心滿滿,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勢能逐漸耗散的原因所在。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人們往往又歸因于民眾素質等,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對此,正確的思路應該是:嚴字當頭,循序漸進,以外促內,久久為功。政策規定要尋求更多的共識,不僅要考慮到最終的目標,更要考慮到現實的路徑;不僅要講求短期效果,更要立足于長期的努力。彈性限度是一種客觀存在,任何指望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急功近利的,也不可能真正抵達目標。如果總是一陣一陣刮大風,最終損耗的必然是政令的嚴肅性。(胡印斌)
編輯:梁霄
關鍵詞:最嚴 控煙 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