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警惕校園傷害新苗頭
牙簽弩,一種風靡全國中小學校園的玩具,有弩之外形,巴掌大小,卻一樣可發射“利箭”,這“利箭”便是普通的牙簽。不要小看它的能量,其射程超過15米,發射時牙簽甚至能穿透易拉罐,射入石膏板,擊穿一厘米厚的瑜伽墊。
由于包括牙簽弩在內的這些攻擊性玩具(如仿真飛鏢、玩具鋼珠槍、激光筆等)不斷造成傷人事件而引發社會和家庭關切,這些玩具的售賣行為已遭到禁止。但不久前,它們還公然擺放在學校旁邊的文具店里且生意興隆,網上交易更暢行無阻;即便在遭遇圍追堵截的當下,在某些中小學校的近旁,有心人仍能淘到牙簽弩現貨;更換關鍵詞搜索后,也可在淘寶上搜出幾家銷售牙簽弩的網店。
也許,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進一步分析,買與賣,到底哪一方在先?按照一般的市場邏輯,有需求才有供給;但除了最基本的剛需,人類更多的需求(如奢侈品一類)則是由自己發明創造出來。回到牙簽弩上,商家之所以面向學校大力兜售,不排除兩方面可能:既看到校園內的畸形需求,進而有意為盈利作些誘導。在這里,供需雙方并未截然兩分,他們在同一個大環境下走到了一起。
校園傷害或暴力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印象中較早(近二十年前)見諸報端的是校園中的“擂肥”,即高年級學生仗著自己的身體優勢向低年級學生勒索財物,一時竟然成風(否則也不會引起媒體關注)。都是未成年人,學校和家庭都拿不出更有效的法子加以治理,所以時至今日,非但難說“擂肥”已然絕跡,更有暴戾的不斷升級。數日前網上又熱傳校園傷害事件:只為爭風吃醋,十幾歲的少女邀集同伙,竟對自己的同齡“情敵”痛下狠手,她們令對方全裸,并毆打、蹂躪,竭盡百般凌辱。就是我們這樣的過來人也聞之心悸。坦白講,這樣的場景我聽來并不感陌生,顯然之前在網上流布過多次。或者說,作為一個語詞、一個概念,“校園傷害”或“校園暴力”已生生地明晰起來。
現在校園周遭居然出現了這樣的新鮮買賣,說是玩具,既非益智,又不怡情,好歹聊作消遣,卻要以流血為代價。說其是校園傷害的一個新苗頭,似乎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社會各部門引起應有的重視并實行切實管理(制),實乃不言而喻的事。
此外,我們似乎尤應在更深遠的背景下審視這一切:現有的成人世界和世風給了這些花季人生怎樣的潛移默化?圍繞著未成年人的商家時時在作出怎樣的義利之選?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對孩子們自然是“愛”字當頭,但如何將“愛”的教育貫徹實行,卻大有探索的空間。我們不能指望有關方面一次性地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南,但面對孩子的當下和未來,方向性的糾偏則一刻都不可缺失。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校園 傷害 牙簽 新苗 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