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群體性共謀演繹出“神醫(yī)”生態(tài)鏈
“神醫(yī)”劉洪斌事件仍在輿論場發(fā)酵。沒有從醫(yī)經歷的劉在多家電視臺的專題節(jié)目中出演苗醫(yī)、蒙醫(yī)傳人,以及老中醫(yī)、北大專家、養(yǎng)生保健專家等各種角色,短短3年以不同身份代理了9種藥品和保健品,由此獲封“最忙碌虛假廣告表演藝術家”的桂冠。
但昨日有媒體曝出,位居臺前的“神醫(yī)”其實只是玩偶或“名片”,背后是由供貨商、中間商、廣告商與媒體構成的完整的假藥生態(tài)鏈。從源頭起,供貨商便開始設計營銷腳本——配方虛構成分,品名亦如藝名,什么高大上能吸引眼球就叫什么。至于尋醫(yī)問診的節(jié)目,則專家和患者可能全是假的,熱線也是“群眾演員”打進來的。到廣告播出,媒體的審核形同虛設,或靠熟人關系“闖關”。
總之,這是一場群體失守,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參與者基本放棄了自己的職業(yè)倫理。廠家明知藥品名稱和成分虛假,但只要經銷商愿大量進貨,什么生產標準誠信原則都可放棄;廣告制作和入鏡者也深知自己扮演的忽悠角色,但只要有錢賺,哪管他法律責任和個人聲譽,權當做一回“演員”了;至于播出廣告的電視臺,明知廣告法等有諸多法規(guī)限制,但礙于熟人或老客戶的臉面,睜一眼閉一眼,令阻擋虛假廣告出籠的最后防線棄如空門。
然而,如果說這是場群體失守,又略嫌輕率,似乎參與各方都是被蒙騙的受害者。事實上,這又是一場集體的共謀,為了各自利益聚在同一部劇中,并借助各自的角色定位相互襯托掩飾,為對方增添唬人的籌碼。在這部以虛假產品、虛假人物、虛假故事構成的忽悠劇中,每個人其實都活靈活現(xiàn)地扮演著“騙子”角色。
在國人的傳統(tǒng)意識中,騙子是何等丑陋,何等不齒。假若你當面叫其騙子,他非跟你干仗不可。或許,“神醫(yī)”生態(tài)鏈中的各方參與者,平日在單位或與家人的印象中,他們即使算不上正人君子,至少也不會與“騙子”同伍畫等號,有的可能還是公認的“好人”。但其為何偏偏要在行騙情景劇中出演角色呢?這確實耐人尋味。
拋開人的兩面性不談。或許,在這些參與者看來,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份臨時性工作,是客串,或至多是打“擦邊球”。在其內心深處,也沒把這當作一種騙術,總覺得那些所謂藥物、保健品吃不死人,也出不了人命,只是找個噱頭拓展市場而已。而于己卻是有利可圖有錢可賺,遂心安理得加盟其中。這才是最可怕的,明明干著丑事惡行而不自醒。
當然,有些良心未泯者,或會提醒親朋好友別上當。而在當下社會,又有多少類似情景在不斷上演:賣米面的自家從不用自己銷售的產品,銷售熟食的卻從不吃自己店里的東西……
或許,做局者總自恃甚高,以為騙局可瞞天過海不被發(fā)覺,孰不知,一個社會若人人都不能守住本分和底線,互害的結果最終就是“自害”。當人人都置身于“神醫(yī)”生態(tài)鏈中時,又何來安全可言?
“神醫(yī)”生態(tài)鏈的曝光,無疑是物欲社會的一張無情揭丑圖,它照出了某些行業(yè)在金錢誘惑下的無底線投降和職業(yè)倫理棄守。但要抵御類似怪象,卻不能僅靠道德自律和職業(yè)自覺,而須借助相關法規(guī)和制度的籬笆防范,尤其是對發(fā)布虛假廣告的媒體,必須強化監(jiān)督與懲處,讓所有造假者都得不償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鏟除“神醫(yī)”生態(tài)鏈。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神醫(yī) 生態(tài) 群體 共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