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中國方案”為全球包容性增長匯聚力量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財經觀察:“中國方案”為全球包容性增長匯聚力量
新華社記者
世界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中,中國經濟何以能夠保持平穩發展?在剛剛結束的2017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國經濟包容性不斷增強。
論壇內外的國際觀察人士表示,中國不僅積極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包容性增長之路,還致力于搭建“一帶一路”等平臺促進全球包容性增長,“中國方案”為全球包容性增長匯聚力量。
中國探索包容性增長之路
就業是包容性增長的根本。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是包容性增長的核心要義,也是當代中國創業創新的顯著特征。過去幾年,中國城鎮每年新增就業超過130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同時,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速保持同步,基尼系數逐步縮小,中等收入群體穩步擴大。
面對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中國政府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方式。旅行房屋租賃公司愛彼迎全球副總裁葛宏在論壇上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的“分享經濟”作為新經濟的一種形式,既促進了就業,也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已成為“分享經濟”的領先者之一。
中國在消除貧困方面的突出成績令普華永道北京首席合伙人吳衛軍贊嘆。他在論壇上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過去30多年,中國有7億多人擺脫貧困,這是中國為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也是踐行包容性增長的重要體現。
中國為全球包容性增長聚力
本次論壇以“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實現包容性增長”為主題。對此,海外專家認為,與以往的工業革命相比,在新工業革命中實現包容性增長具有更大可能性。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是這次工業革命能否實現包容性增長的最關鍵國家之一。
日本富士通總研經濟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金堅敏對新華社記者說,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由新技術推動,這些技術是開源的、平臺式的,小企業能夠參與生產,多數人可以參與創新,這有助于實現包容性增長。
不過,俄羅斯信息技術專家瓦季姆·費列內茨指出,技術革命可能導致大量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造成勞動力市場形勢惡化。如何利用工業革命創造出新的高技術、高回報工作崗位,還要看各國如何協同合作。
對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第四次工業革命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生物倫理學與醫學人文學教授喬迪·哈爾彭在論壇上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他在中國看到了很多積極促進包容性增長的因素,尤其是政府在加強對各階層人員的技能培訓,這非常重要。
德國工業4.0聯盟執委會副主席、德國安永高級經理羅家福說,中國主動尋求“中國制造2025”對接德國“工業4.0”,通過合作與競爭實現共贏,這是促進包容性增長的積極策略。
中國搭平臺促全球包容性增長
近來,保護主義在一些發達經濟體有所抬頭,但中國沒有把門關起來,而是更加積極主動推進對外開放。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沿線國家提高基礎設施水平,分享中國經濟發展成果,這是推動包容性增長和新型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舉措,將對全球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一帶一路”建設立足于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個包容發展的大平臺,為世界各國及工商企業提供了新機遇。英中貿易協會主席詹姆斯·沙遜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中國在全球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正通過“一帶一路”為全球作出巨大貢獻。
埃及赫勒萬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家亞西爾·賈德認為,借助“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利用互聯網技術促進資源有效配置并創造就業的成功經驗將推廣到全球,促進其他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開拓思路,走出一條與西方不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之路。(執筆記者:俞懋峰;參與記者:馬湛、高春雨、王瑩、彭卓、陳夢陽、錢錚、張繼業、鄧茜、凌馨、鄭凱倫、喬繼紅、侯麗軍)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包容性 增長 中國